致橡树教案【精彩3篇】
致橡树教案 篇一
致橡树教案:探究爱情的力量
引言:
《致橡树》是中国现代作家舒婷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这首诗通过橡树与人之间的对话,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无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致橡树》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爱情的力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一、导入课堂:
1. 播放一段自然风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2.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中有哪些生物与人类有着特殊的关系?为什么?
二、课堂讲解:
1. 分析《致橡树》的情感表达:爱情的坚贞和无私。
- 通过诗歌的形象描写,引导学生体验橡树对人的深情厚意。
- 分析诗中所表达的爱情观念。
2. 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 分析诗歌中橡树与人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 分组讨论: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为什么?
三、情感体验:
1. 分组演绎《致橡树》的情感场景。
- 学生分组,扮演橡树和人物,通过对话和动作表达爱情的坚贞和无私。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情感。
2. 诗歌创作:
- 让学生根据对《致橡树》的理解和自己的情感,创作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个人对爱情的理解。
四、总结与拓展:
1. 诗歌鉴赏:
- 选取其他经典爱情诗歌,鼓励学生进行鉴赏和分享。
-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方式。
2. 书写心得:
- 让学生写下对本节课的感悟和思考。
- 鼓励学生运用诗歌和文学的语言表达情感。
致橡树教案 篇二
致橡树教案: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审美能力
引言:
《致橡树》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浪漫的爱情诗,通过橡树与人之间的对话,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无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致橡树》为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力量和美丽。
一、导入课堂:
1. 播放一段橡树的生长视频,让学生观察橡树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提问:橡树在人们心中有什么象征意义?为什么?
二、课堂讲解:
1. 解读《致橡树》的意象与意义:
- 通过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描写,引导学生感受爱情的力量。
- 分析橡树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 鉴赏与欣赏:
-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美丽和情感。
三、情感体验:
1. 朗诵与演绎:
- 学生自愿朗诵《致橡树》,通过声音和语调表达诗歌的情感。
- 分组演绎《致橡树》的情感场景,通过肢体语言和动作表达爱情的坚贞和无私。
2. 诗歌创作:
-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创作一首表达爱情的诗歌。
- 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诗歌形式和表达方式。
四、总结与拓展:
1. 诗歌鉴赏:
- 选取其他经典爱情诗歌,鼓励学生进行鉴赏和分享。
- 引导学生对比不同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方式。
2. 书写心得:
- 让学生写下对本节课的感悟和思考。
- 鼓励学生用诗歌和文学的语言表达情感。
致橡树教案 篇三
致橡树教案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致橡树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情感基调;2、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难点: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方法:美读、美感、美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苏芮演唱的《牵手》)
大家一定被这首歌感动了,是啊,牵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从这首歌中我们听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份坚贞执着的爱情。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新时代女性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二、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师:欣赏诗歌要在诗人设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离不开朗读,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对这首诗歌的个性诵读?(配乐)
师:我们的同学真棒,不仅声情并茂,而且能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诗歌中透露出来的那份理性的光辉,现在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并跟着一起朗诵。
刚才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话想给大家说?
(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诵)
三、师生共同赏读、研习诗歌,学生结合提问朗读思考鉴赏。
师:这首诗歌的标题叫做《致橡树》,那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如果爱你”中“我”“你”应该指什么呢?
生:木棉和橡树
师:对,整首诗歌就是木棉对橡树的爱的倾诉(板书)。如果整首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同学们认为从哪里分开最合适?
生:这些都还不够。
师:对,那么我们看第一节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 对了,“不”,那就说明诗人对这些爱情形式采取的是一种否定或不认同的态度。现在请根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
文学靠形象说话,诗歌里的形象又叫意象。第一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对此持什么态度?代表了哪些类型的爱情观念?
师分析、明确:
a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
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 、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 、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 、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师
:要读出激昂强烈的情感,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词语的重读?对,是“绝不像”、“绝不学”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感受诗人对三种世俗爱情的激昂强烈的否定和批判之情吧!生齐读诗歌第一节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四、精读第二层
后一部分作者倾诉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呢?(同学讨论、回答)
1、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
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
平等”。
2、“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3、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4、 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
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5、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同时,爱也是一种默契,一种真诚(板书)。相知相依的两个人即使相隔异地,也会心有灵犀的。有个成语叫做貌合神离,现在反其意而用之,就是貌离神合!他们的心是永远相通的
6、 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当把“土地”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在诗人眼中,这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诗人的爱情宣言,人格的独立平等是爱情的前提,整首诗的核心。“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诗眼,前面的否定为诗眼的确立打下基础,后面则是对它的具体阐发。
——当把“土地”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五、小结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这首诗,舒婷既表达了她对爱情的追求,也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的人格的追求,她在追求比生命还要宝贵的爱情之中,尚且不能丧失人格,人格是什么?就是裴多菲所说的人的“自由”,因此,我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不媚俗、不攀附、有脊梁的_---------站着的人。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请读读她发爱情宣言:
(屏幕)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是无疑是女性要求精神平等,人格独立的宣言,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让我们来再次朗读诗人的爱情宣言。
教师寄语:
面对你心仪的那一棵橡树或木棉,你应思考,这棵树是否已长成了大树,是否已拥有了铜枝铁干或红硕的花朵,是否已有足够的力量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是否已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自己的爱情之果充满生命的甘甜。在这里,老师也有一首诗送给大家:
十七岁的爱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渡过岁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桠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六、板书设计:
致橡树
舒婷
凌霄花 —— 实用爱情
痴情鸟 —— 爱情至上 —— 依赖攀附,失去自我我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 奉献者
橡树 —— 铜枝铁干,刀、剑、戟 (阳刚之气) — 平等独立
木棉 —— 红硕的花朵,叹息、火炬(阴柔之美)— 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