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测量的教案【精简5篇】
三年级测量的教案 篇一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测量,学生可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估量和比较长度、重量和容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的技巧,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天平和容器等测量工具。
2. 学生能够使用测量工具估量和比较长度、重量和容量。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测量技巧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1. 尺子、天平、容器等测量工具。
2. 不同长度、重量和容量的物品。
3. 测量练习题和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引发学生对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思考。例如,展示一根铅笔和一张纸,问学生哪个更长;展示一块石头和一枚硬币,问学生哪个更重;展示一个水杯和一个水桶,问学生哪个容量更大。
2. 探究:给学生提供尺子,让他们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然后让学生使用天平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最后让学生使用容器估量不同物品的容量。
3. 操练:给学生一些测量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测量技巧进行解答。
4. 拓展: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测量技巧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估算教室的长度、自己的体重和水壶的容量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测量的要点和技巧,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测量的技巧。他们将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估量和比较长度、重量和容量,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测量的教案 篇二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测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测量,学生可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来估量和比较长度、重量和容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的技巧,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天平和容器等测量工具。
2. 学生能够使用测量工具估量和比较长度、重量和容量。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测量技巧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1. 尺子、天平、容器等测量工具。
2. 不同长度、重量和容量的物品。
3. 测量练习题和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引发学生对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思考。例如,展示一根铅笔和一张纸,问学生哪个更长;展示一块石头和一枚硬币,问学生哪个更重;展示一个水杯和一个水桶,问学生哪个容量更大。
2. 探究:给学生提供尺子,让他们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然后让学生使用天平比较不同物品的重量。最后让学生使用容器估量不同物品的容量。
3. 操练:给学生一些测量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测量技巧进行解答。
4. 拓展: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测量技巧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估算教室的长度、自己的体重和水壶的容量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测量的要点和技巧,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个教案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测量的技巧。他们将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估量和比较长度、重量和容量,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测量的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和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教师:我们以前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具体比画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二、操作观察
1、操作活动:拿出小尺量量文具盒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2、分组活动:用米尺量量黑板、桌椅、教室、讲台。
3、汇报:说说测量中你有什么发现?
三、探索新知
教师:我们以前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比较短的距离,是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引出新课)。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尺子观察一下。
教师:尺子上的刻度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还有比厘米更小的格。)
教师: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教师指导学生数小格。)
教师:五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小1厘米是多少毫米?(因为1厘米中间有1,2,…,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看一看学生表示的是否合适。)
2.看书p2,让同桌相互说说图意,师重点引导学生看p3小天使说了什么?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用“毫米”作单位?
四、巩固练习
1、做p3“做一做”中的习题,师巡视
2、练习一的第1、2题。
五、生活中的数学
1、估一估:数学书的厚大约是多少毫米,尺子的厚度约多少毫米等等。
2、你能说说厚度是1毫米的物品吗?
3、验证刚才说的是否正确,并量一量,重点量一分硬币的厚度。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将今天所学的知识加以概括(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比较薄的物体,要求量的比较精确时,就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七、作业设计
1、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楼房高 135厘米
小红身高 60毫米
小刀长 15米
黑板长 18厘米
铅笔长 4米
2、量一量下面各条线段的长(略)
3、按要求画线段
(1)画一条2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25毫米短8毫米的线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四、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五、巩固发展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2)一张床长5分米
(3)小明高14分米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3、填空:
5分米=厘米=毫米30毫米=分米
40毫米=厘米=分米2米=厘米
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第四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千米,加深理解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1千米有多长,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呢?
2、填空:
1千米=米1米=厘米
1米=分米1分米=毫米
二、学生实践(把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进行测量)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00米有多远。
3、汇报:
(1)请学生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非曲直千米。
4、体验1000米有多远。
带学生校外走1千米的路程,数一数你走了几步,看一看1千米有多远。
第五课时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
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__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第六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至第13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这些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重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重量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估计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体的质量
(1)老师手里握着一枚胸花,让学生猜一猜,老师手里有什么,并估测它的质量。
(2)、猜一猜老师约有多重。
(3)、再猜一猜一头牛妈妈、一匹马爸爸、一头猪姐姐、一只熊哥哥约重多少千克?
2、讲故事
师:这些动物们都住在美丽的森林村,森林村是在一条河岸上,这条河,河水很清,在河对岸也有一个村庄,这个村庄住着白兔、小猴等动物,……。
3、认识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师:(1)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能一起过桥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第十一页,看第十一页的例6。
(2)各学习小组议一议,这四只动物能一起过桥吗?为什么?
(3)汇报;
4、小结:(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2)1吨=1000千克
5、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二、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7
2、汇报
3、总结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让学生说一说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独立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和第二题。
3、指导学生完成做一做的第二题和练习三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时 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年级测量的教案 篇四
1、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做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利用有关长度单位进行一些直观判断。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直尺)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谁能用手势比一比,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二、教学新知
(一)创设情境,教学毫米产生的意义。
1、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拿起你的数学课本。现在,请大家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长大约25厘米;宽大约18厘米;厚大约1厘米)
2、提问:大家都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度进行了估计,谁估计得比较准确呢?我们可以用直尺量一量,来进行验证。
3、学生动手测量验证。
4、组织汇报测量结果:如长是26厘米零1小格;宽是18厘米零3小格;厚不够1厘米,只有6个小格。
5、指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我们可以用毫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请同学们拿出直尺,在你的直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1毫米是直尺上的1小格。(板书:在直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
(2)你能在直尺上找到这样的1小格吗?同桌两个人互相指一指。
提问:用手指指一指行吗?有什么问题吗?(手指太粗指不清楚)那怎么办呢?(可以用铅笔尖指一指)组织学生用铅笔尖指出1毫米。
(3)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呢?请大家来数一数。
提问:1厘米里有几个1毫米?谁能告诉大家?(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
组织学生再找一些1厘米,数一数。
(4)小结:通过数1厘米里面的小格,我们发现,只要是1厘米,它里面都有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因此,1厘米=10毫米(板书)
2、进一步认识1毫米,建立表象
(1)提问:刚才在直尺上指1毫米的时候,为什么用手指指不清,要用铅笔尖呢?(因为1毫米很短)
(2)那么,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用手给大家比一比吗?
让学生比划,挑3—5名学生;然后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毫米做单位呢?谁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如“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光盘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直尺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让学生捏一捏课本纸,实际感受一下。交流汇报,指出:像我们数学课本张样的纸,把它捏紧,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三)用毫米测量
1、以毫米做单位,用直尺测量数学课本的厚度。你是怎样量的?
生1:一小格一小格的数,6格,就是6毫米。
生2:在每个1厘米之间,有1根刻度线稍微长一些,从整厘米数到这根刻度线的地方就是5毫米。还多出1小格,因此是6毫米。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1)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
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毫米”这位新朋友,并探索出了“1厘米=10毫米”。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2)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有了毫米,测量就更准确了。
五、布置作业
实践作业:练习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在直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
1厘米=10毫米
第2课时:分米的认识
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毫米,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 毫米 ) 一只长颈鹿高约2( 米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厘米 ) 一张课桌宽约4( )
3、一张课桌宽约( ),填什么长度单位呢?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8毫米就更不行了,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
4、揭示课题:当长度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板书课题:分米)
二、教学新知
(一)认识分米
1、谈话: 同学们,在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现在,请大家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的长度就是1分米。
2、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
3、1分米有多长?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同桌两人互相比一比,另一人可以用直尺量一量,看比的准确不准确。(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4、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二)体验1分米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如:开关板的边长大约是1分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1分米,粉笔盒的长大约是1分米,左外眼角到右外眼角的距离大约是1分米,钢笔的长度、黑板擦的长度……等大约都是1分米。
(三)分米与米的关系
1、拿出米尺,提问:你能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吗?
(挑3—5名学生上台对照米尺给全班同学指一指。)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分米?
(1)挑几名学生数给全班同学看。
(2)全班同学一起数;1分米、2分米、3分米……9分米、10分米。
3、提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呢?(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所以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读一读,记一记)
(四)实践活动。
1、现在同桌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分米”这位新朋友,并探索出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练习五第3题。
3、完成“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练习五”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五”第7题。
(1)学生独立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
(2)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有了分米,我们测量物体的时候就更方便了。
五、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
附: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
1、复习长度单位。
(1)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
(2)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板书: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2、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 )毫米 10毫米=( )厘米
1分米=( )厘米 10厘米=( )分米
1米=( )分米 10分米=( )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1米等于多少厘米?
(2)1分米等于多少毫米?
板书: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度单位的换算。(板书课题: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新知
(一)教学2厘米=( )毫米
1、观察课本第23页例3中5角硬币的图片。
2、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 板书:2厘米=( )毫米
3、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
1厘米是( )毫米?
2厘米是( )个10毫米?
就是( )毫米?
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
4、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
5、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二)教学80厘米=( )分米
1、观察课本第23页例3中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 )分米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 )个10厘米?
(2)( )个10厘米就是( )分米?
(3)80厘米等于( )分米?
板书:80厘米=8分米
3、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三)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试一试:40分米=( )米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长度单位间的换算。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组织练习。
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
40毫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20厘米3毫米=( )毫米 80厘米+8分米=( )分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3、练习五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掌握了长度单位间换算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五第4、8、9题。
附: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的换算
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2厘米=( 20 )毫米 80厘米=( 8 )分米
第4课时:千米的认识和换算
1、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一、导入新课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手势比一比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分别有多长。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方城到北京的路程。
3、揭示课题:
(1)如果要测量方城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2)揭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方城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
(一)联系生活,初步感知“千米”。
1、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听说过“千米”,比如:
(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3)方城离南阳有67千米。
(4)方城到四里店乡有35千米。
2、提问: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例4)
1、提问:1千米有多长呢?说能说一说?
2、同学们去过体育广场玩吗?我们的体育广场里的跑道,一圈刚好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板书:1000米=1千米 1千米=1000米
3、全班齐读。(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4、从我们学校向东,这条路叫文化路。方城县委就在文化路上,你们知道县委在哪个地方吗?其实,从我们学校到方城县委的距离,大约就是1千米。
5、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教学简单的换算。(例5)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1000米=1千米,1千米=1000米 那么——
(1)3千米=( )米 (让学生说想法,如:3千米里有3个1千米,就是3000米)
(2)5000米=( )千米(让学生说出想法,如:5000米里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也就是5千米。
2、练习:
4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9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三、巩固新知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课本27页上边“做一做”。学生独立填写,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六1、2、5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六第3题。让学生利用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4题
2、课外作业:在父母带领下,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第5课时:估测
1、巩固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
2、巩固千米和米的换算,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3、提高估测能力,加深对长度观念的理解掌握,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学过的长度单位,并用手势比划出来(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说一说生活中的1千米。
2、填一填:6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7千米=( )米 3050米=( )千米( )米
3、导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或者不必要准确地测量出一个物体的长短、一段距离的长度,只需对物体的长短、距离的长度进行估测就可以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估测。(板书课题:估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同学们,你家住在什么地方?离我们城区三小大约有多远?你会估计吗?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我们首先来学习课本第27页例6.
(2)自学课本第27页例6,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们是怎样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
(3)提问:例6中的3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估计的?(提问3—5名学生)
(4)小结:估计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来估计。
2、应用:
(1)说一说,你家住在什么地方?距离学校有多远?你是怎么进行估计的?
(2)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宽各是多少?(三间教室长10米左右,宽5米左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6题(估计从教室到校门口大约有多远。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完成练习六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六第10题。(让学生独立练习,评讲时找出每一种路线,再比较。)
4、完成练习六第14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汇报。)
5、完成练习六第1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总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练习六第8、11、13题。
2、课外作业:练习六第7题,第12题,阅读第30页“生活中的数学”。
第6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3、培养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4、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介绍蓝鲸: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遍布全球各大洋海域。它身长可达30米左右,体重约170 吨,一张嘴就可以开到容10个成年人自由进出的宽度。它常在水面张开血盆大口,把虾和海水一起吞入口中,接着闭嘴滤出海水,把小虾吞进腹内 。一头蓝鲸每天要吃约4吨重的小磷虾 。如果它肚中的食物少于2吨,它就会饿得发慌,好像是永远吃不饱似的。所以它经常潜入水深三四十米处,搜寻食物。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 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左右的水柱,远远望去,宛如一股喷泉。)
3、揭示课题: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鲸鱼,轮船,卡车载重量,大象体重,一堆石头……)
4、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教学新知
1、初步认识吨。
(1)观察课本第31页主题图。
(2)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3)启发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4)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
(5)指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6)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1)谈话: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2)举例: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重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
(2)提问: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吨与千克的换算。
(1)出示例8。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2)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交流、说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吨,知道1吨=1000千克。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3、完成“练习七”中的第1、2题。
(1)第1题,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2)第2题,学生先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七”第3题。
对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质量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吨。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课外作业:练习七第5题: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第7课时:解决问题
1、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教学第33页例9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
2、探索方法。
(1)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我们看一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2)在列表的时候,我们从哪里入手来做呢?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预设: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因此,我们可以从载重量2吨的车运4次入手来进行列表。
(3)列表法解决问题。
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 载质量2吨 载质量3吨 运煤吨数
1 4次 0次 8吨√
2 3次 1次 9吨
3 2次 2次 10吨
4 1次 2次 8吨√
5 0次 3次 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3、完成练习七第6题。
4、完成练习七第8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8课时:《测量》整理和复习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和重量单位(吨、千克)之间的进率及其相互改写,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计。
2、培养学生解题时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反复检查的良好习惯。
1、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及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要对以前所学的时不时的进行复习,才能把知识掌握的更加牢靠。那联系生活中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把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板书:测量复习)
2、板书课题:测量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长度单位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常见的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板书: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指出: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让学生试着用手比划出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
3、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10、10、10、1000)
4、小知识,记一记:(请学生分别进行朗读,熟悉的掌握知识。)
(1)硬币厚度、降水量、手指宽度等,通常用“毫米”作单位。(如:①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1毫米;②秋季本市降水量为139毫米; ③食指宽度约为8毫米;······)
(2)身高、粉笔、铅笔长度等,通常用“厘米”作单位。(如:①小丽身高134厘米;②粉笔的长度为7厘米;······)
(3)大树、书桌高度等,通常用“分米”作单位。(如:①大树高约70分米;②书桌高约6分米;······)
(4)操场一圈、黑板长度等,通常用“米”作单位。(如:①操场一圈是300米;②黑板长度约为4 米;······)
(5)、两地间距离、交通工具速度等,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如:①叶镇到灵山还有54千米(公里);②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③珠穆朗玛峰高约8千米;······)
三、复习质量单位
1、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常见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板书: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2、指出:在生活中,称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作单位;称量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kg)作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3、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板书:1000、1000)
4、小知识,记一记:(请学生分别进行朗读,熟悉的掌握知识。)
(1)一个苹果、一枚硬币等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如:①一个苹果重120克;②一枚硬币约重6克;······)
(2)小朋友体重、小型动物体重等,通常用“千克”作单位。(如:①小诗体重是32千克;②一只鸡约重3千克;③熊猫体重约为70千克;······)
(3)大型动物体重、大型交通工具重量、载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如:①大象体重约为4吨;②鲸鱼体重约为125吨;③一架飞机重约300吨;④卡车载重量约为8吨;······)
四、闯关练习
(一)第一关,脑灵手快
铅笔长16( )
从县城到四里店乡35( )
爸爸的身高是17( ),体重是72( )
数学课本厚约7( )
一袋味精重500( )
卡车载重4( )
卷尺长3( )
师:同学们都很棒,顺利的通过了第一关,给自己一个顶呱呱,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关。
(二)第二关,火眼金睛
1、吨,千米,克都是质量单位。( )
2、比1分米少5厘米的是95厘米。( )
3、1吨木头和1000千克纸同样重。( )
4、爸爸每分钟可以走70千米。( )
5、一块香皂大约重200千克。( )
6、40吨-9000千克=31吨( )
师:第二关也被我们轻松解决,你们真是太棒了。
(三)第三关,挑战自我
一只小兔去搬萝卜,分两次搬运,第一次搬了8千克,第二次搬了3900克,一共搬了多少千克?
1、看这道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
2、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同学们一个个都是能手,那能不能挑战更高的难度呢?
(四)第四关,提升自我
1、小鹿从家里出发去小狗家,叫上小狗一起去找小刺猬玩,它一共走了多少米?(小鹿到小狗家280米,小狗到小刺猬家350米)
(1)看这道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数学信息?
(2)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2、天黑了,小狗小鹿回家了,小狗来回共走了多少米?小鹿来回共走了多少米?
五、自主测评
1、自主检测
通过今天的复习,相信大家对这一单元的知识又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
自主检测题
(一) 填一填:
1、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 )单位,千克、克、吨都是( )单位。
2、 小青走800米用了8分钟,平均每分钟走( )米。
3、 5厘米=( )毫米 3000千克=( )吨
500毫米=( )厘米 4300千克=( )吨( )千克
4、 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两圈长( )米,还差( )米是1千米。
5、 一根蜡烛长1分米2厘米,点燃一会后还剩5厘米,燃去了( )厘米。
6、 把3分米长的绳子对折成3份,它的长度变成了( )厘米。
二、 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3000千克( )3吨 40米( )400分米 1吨( )999千克
7米( )70厘米 50分米( )400厘米 8吨( )8020千克
三、 判断对错。(对的打√ ,错的打×)
1、 每块铁重250千克,4块同样的铁重1吨。( )
2、 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3、 一条跳绳长20分米。( )
4、 一个足球重250千克。( )
5、 爸爸的一步比小军的一步长15厘米。( )
6、 1吨铁比1000千克棉花重。( )
四、 连一连。
一头鲸鱼重 30分米
数学课本长约 200 吨
火车每小时行 17厘米
黑板宽约 40 千米
五、 解决问题
1、刘星离开家到学校上学,已经走了380米,还有620米就到学校了,刘星家离学校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9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自行车的6倍,一列火车每小时比这辆汽车多行驶46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 有48吨货物,小车每次运2吨,大车每次运6吨,两车合运,几次可以运完?
4、 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现在有20名顾客,平均体重为6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5、从强强家距少林寺有129千米,强强和爸爸早上7时乘汽车出发,汽车每小时行80千米,上午9时能到达少林寺吗?(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三年级测量的教案 篇五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克”和“千克”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内容的安排上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使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体系。
四、单元学习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掌握用毫米、分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的观念。
六、单元评价要点
1、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和1吨的观念;
2、掌握并能正确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9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备注
例1
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1
例2 1、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1
例3例4 1.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空间观念.
1
例5 1.通过教学,掌握千米和米之间 的进率关系,并且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换算”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分析、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有序地思考。
1
例6例7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2、培养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2
单元测试 1
测试情况反馈 1
合 计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