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推荐3篇)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 篇一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这些假设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框架,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探讨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并对其进行辨析。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之一是理性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来选择行为。这意味着个体会对成本和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其判断做出最优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并非完全理性,他们的决策受到情感、认知和信息的限制。因此,理性人假设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完全解释个体行为。

另一个基本假设是市场的完全竞争。根据这一假设,市场上存在充分的买家和卖家,没有任何一个个体能够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此外,市场参与者之间没有信息不对称,所有人都能够准确地评估商品的价值。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往往存在垄断、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的情况。此外,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经济市场中常见的现象,这使得完全竞争假设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此外,经济学理论还假设人们的偏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个体的价值观和利益目标在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然而,现实中的个体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环境和个人经历等,他们的偏好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经济学理论在解释个体行为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然而,这些假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经济现象。因此,经济学家需要不断审视和辨析这些假设,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 篇二

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基础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这些假设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释经济现象的框架。本文将继续探讨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辨析。

经济学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假设是效用最大化。该假设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效用的选项。然而,效用最大化假设忽略了人们的行为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道德、公平感和社会责任等。因此,仅仅基于效用最大化假设来解释个体行为可能会忽略人们追求其他非经济目标的行为。

另一个基本假设是资源的稀缺性。根据这一假设,资源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限的。因此,个体必须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选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资源的配置不仅仅取决于其稀缺性,还受到政府政策、市场机制和社会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资源稀缺性假设只是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一个因素,不能完全解释资源分配的复杂性。

此外,经济学理论还假设市场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也就是说,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整供求关系,实现均衡状态。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往往存在失衡的情况,如市场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这些情况使得市场无法完全自我调节,需要政府干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综上所述,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经济学家提供了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框架。然而,这些假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经济现象。因此,经济学家需要不断审视和辨析这些假设,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同时,他们也需要将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引入经济学领域,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分析。

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 篇三

一、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1、经济行为人最大化效用假设

这一假设既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承续,又有对新古典范式的扬弃。承续与扬弃的关键是区分经济行为人的动机、决策和结果。动机最大化是公理,不承认这一点就等于除掉了经济学大厦的根基。

新古典范式理性的合理成份是最大化动机;不合理成份的要害是信息完备假设,从而漠视了经济人的决策过程,漠视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及其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漠视了经济人决策及其结

果在放松信息假设后与动机的偏离。作为心理动机的经济人最大化自身效用,是经济人的理性,也即追求最优的自利心。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理性有贯彻决策过程直到实施结果始终的趋势,其指向不变,无论外部环境如信息条件怎样变动,经济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尽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期决策和结果与初始目标的偏差最小化。这意味着,动机最大化不随条件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西蒙有限理性的第3条假设,即用满意策略代替最大化假设,是不可取的。理由是,所谓满意,意在面临环境约束不得已而为之,实质上经济人不会放弃最大化动机,他始终在力求尽可能的最大化,只不过这时的最大化是有约束的最大化罢了。因此,西蒙的这一条假设是名替而实不代的假设,不能成立。最大化假设一直没有被替代,就在于其动机假设──经济人自利的最大化追求,仍有生命力。批判地剔除其过程和结果必定最优的武断命题,最大化动机依然可以作为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

为了深化和扩展动机理性的内涵,可以汲取中国的传统伦理资源,这就是:忠义礼智信、推己及人、克己复礼。这一资源应当加以当代意义的正面阐释。利他可以视为一种偏好,满足利他偏好的是利他行为的效用。这与最大化利己者的偏好动机不矛盾,而且隐含了合作的精神。推己及人、克己复礼,博弈时要顾及对手的策略,重复博弈还要反复顾及下去,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合作有时比不合作对于利己主义者更有利,合作往往能够实现集体和个人的长远利益。为什幺要忠义礼智信?集体有时可以办到个人无法办到的事功,要事功最大化走合作的路子,成功的可能性大一些。个人违悖了这种常情和传统,对于集体而言,当然是不忠、不义、不信、而且不智的行为了。如何做到忠义智信呢?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推己及人,推人及己,事功厥成。中国人的礼,就是道德共识,传统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事功,大致相当于西方人的利益。演进的博弈的均衡止于礼。传统中国人不是不利己,而是明智的利己,利他的利己。从这一面看,对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广义理解,就应该包括利己心和利他心,利他心可以看作利他主义者满足自己利他偏好的动机。

具有理性动机的经济人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是否理性,也就是最优,取决于信息约束。信息约束不仅体现为它本身对理性行为的约束,而且反映了经济社会制度的效率。效率高的制度可以使信息的披露和传布快,透明度高,经济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低,出现机会主义的概率小,决策和结果与动机的偏差小;反之则反是。

2、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假设

这意味着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度量,信息或信号具有经济价值,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一个竞争的世界在研究和开发信息方面投资不足,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使获得的信息最大化是现实也是经济学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史尤其是当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证明了这一点。从信息角度看,信息的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配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竞争和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这一假设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它修正了新古典范式保护带──行为人拥有特定的关于环境的信息,极大地影响到对于新古典范式硬核的改变,因而是信息范式替代新古典范式的关键要素。

二、对相关经济学假设的辨析

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刻画了经济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构成了对于经济人最大化效用动机的客观约束。从此出发,审视理论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经济学基本假设,可以廓清混淆。

1、交易成本为正的假设,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贡献,相当重要,却不能与信息假设并列。因为从根本上说,交易成本主要反映了信息成本,签约成本、履约成本等交易成本不过是搜寻、处理信息成本的不同表现形式。

2、非完全竞争假设,则主要是放松信息完备假设的产物,限于篇幅,这里不讨论。

3、机会主义假设或假定,这一假设多为赞成或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人们所采取。具有最大化动机的经济人的行为,在合约等制度约束有隙可乘时,呈现为机会主义倾向的具体实施: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行为。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引起的,也就是信息完备到不完备这一约束放松过程的产物。机会主义倾向内在于经济人最大化动机之中,有着深厚的社会的经验的哲学基础。我认为,人性本恶亦本善,人性自利亦守法。法律是对人性恶的惩戒,明白法律的惩戒性质是人性善的体现。体现这两点的是,经济人要牟利,在合约、法律等一系列制度约束之下,有择手段地牟利。

经济人明白,不择手段地牟利,一旦超出了法律的界限,就会受到制裁。法律不告诉人们应该做什幺,法律只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幺。法律就是对经济人牟利手段的界限,使他们不能不选择不触犯法律的手段去牟利。信息不完备或不对称,决定了法律、合约等制度总是不完备的。制度必定存在的罅漏,使人性恶的一面──机会主义倾向,转化为实际行为,其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已经被经济学家认识到、模型化的两种实际行为。如此看来,经济人理性的哲学基础,确实是体现人性恶与善两面的明智、守法的功利主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是人们的美好企盼。而机会主义假设,是理性和信息假设基础上的推论,不能与前两者并列。

4、理性预期假设,可以由最大化和信息假设推出。

5、有限理性假设,是对最大化假设的修正,并不是最大化之外的独立假设。

6、对于价格灵变或市场出清假设,我们也可以推导:在信息完备的假设之下,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经济人能够迅速作出调整供求的反应,价格(工资、利率等)当然是灵活变通的,而价格灵变和其它新古典假设,保证了市场总是及时出清的。因此,价格灵变和市场出清也是推论的结果,被新古典主义者奉为基本信条,并不是公理性的基本假设。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两条:理性──最大化自身效用假设,和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备假设。前者是对经济人主观心理动机的公理性抽象,后者是对经济人受到的客观约束条件的抽象,两者是最基本层次的抽象,是经济理论据以展开的基本假设。其它假设,如机会主义假设、理性预期假设、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假设、非完全竞争假设、有限理性假设、交易成本为正假设或假说等等,或者不是一个层次的假设,或者不能与最大化和信息假设并列,因此都是引申或派生假设,不是基本假设。

三、信息范式的基本分析方法

信息范式的基本方法,更多地承续了新古典范式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收益-成本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和演进的动态方法等,它们在经济学的长期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具性要素。但是,这些基本方法结合了信息范式的基本假设,被运用于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微观根源,解释力相当强,代表了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浅谈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优秀3篇】

国际经济与贸易 毕业论文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关于浅谈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的毕业论文作为您的参考,希望您喜欢! 【论文摘要】存货是企业重要资产,流动性强,因存货产生的问题并非罕见,企业在存货内控方面...
论文2012-01-02
浅谈完善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优秀3篇】

水文地质资源勘察探析(优质3篇)

水文地质,地质学分支学科,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
论文2015-07-02
水文地质资源勘察探析(优质3篇)

数模论文格式(实用3篇)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挈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
论文2012-07-09
数模论文格式(实用3篇)

论“忠信”与“忠恕”在宏观层面的区别【实用3篇】

忠信与忠恕是孔子的思想中极为重要的两个观点。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孔子通过对忠信与忠恕作为儒家基本价值的反复强调,以此来构建推动个人道德理念的原动力、和维系社会伦理秩序的黏合剂;更重要的是,孔子在将忠信与...
论文2018-01-02
论“忠信”与“忠恕”在宏观层面的区别【实用3篇】

本科毕业论文的致谢信(通用6篇)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本科毕业论文的致谢信,仅供参考,希望...
论文2013-04-04
本科毕业论文的致谢信(通用6篇)

大学生同性恋现象认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选3篇】

1. 当前大学生同性恋现象认知分析 大学生同性恋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现象,大学阶段是同性恋身份得以确认并通过接触同性恋信息而发生身份认同的集中期。大学生同性恋者是个隐秘存在、人数不多但却不容忽视的群...
论文2011-07-01
大学生同性恋现象认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