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数字文化【优质3篇】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 篇一:数字的象征与意义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源远流长,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符号,在汉字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反映着中国人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本文将从一到十的数字中探讨其象征与意义。
首先,数字一在汉语中象征着独一无二和首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是始终,代表了事物的起点和最高点。例如,一代表了天地之始,也代表了人类的起源。同时,数字一也象征着独特和独一无二,如“独一无二”这个成语就是以数字一为基础构成的。
其次,数字二在汉语中象征着对立和互补。二是一的对立面,代表了两个相对的事物。在中国哲学中,阴阳学说强调了二者的互补和相互依存。此外,数字二也经常用来表示夫妻关系,如“一对夫妻”、“二人世界”等词语。
数字三在汉语中象征着完整和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是最小的完整数,代表了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数字,如“三才”、“三纲五常”等都是与三相关的概念。
数字四在汉语中象征着稳定和平衡。四是一个方形,代表了四面八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数字,常常被用在命名和设计中。然而,数字四也有不吉利的意义,因为它与“死”发音相似,所以在一些场合中会被避免使用。
数字五在汉语中象征着中庸和平衡。五是一个平衡的数字,代表了五行中的中央和中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五岳、五谷、五福等都与五相关。
数字六在汉语中象征着亲近和结合。六是一个圆形,代表了亲近和融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常常被用来表示亲属关系,如“六亲”、“六畜兴旺”等。
数字七在汉语中象征着完美和神圣。七是一个神圣的数字,代表了完美和吉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七被视为一个神奇的数字,如“七仙女”、“七步成诗”等都与七相关。
数字八在汉语中象征着富裕和发展。八是一个繁荣的数字,代表了富裕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常常被用来表示吉祥和好运,如“八宝饭”、“八方来财”等都与八相关。
数字九在汉语中象征着长久和永恒。九是一个长久的数字,代表了长久和永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常常被用来表示长寿和吉祥,如“九九消寒”、“九九重阳”等都与九相关。
数字十在汉语中象征着完整和十全十美。十是一个完整的数字,代表了完整和十全十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数字,如“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家庭”等都与十相关。
总之,汉语中的数字文化丰富多样,每个数字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些数字的文化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数字不仅仅是一个数值,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承。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 篇三
汉语中的数字文化
摘 要:在汉语中,数字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汉语中的数字文化,与汉语自身的语音特点有关系,同时,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心理因素等有关。数字文化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关键词:数字;文化;归类;发展
日常生活中,我们被一个个数字包围着,身份证号码、护照号码、手机号码、车牌号码、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等,这些数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某一个个体的标识。人类进入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无可避免地要与林林种种的数字打交道。有些数字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而有些数字,是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的。人们在挑选可以自主选择的数字时,往往青睐那些“吉利”数字,比如“六”“八”“九”等,且尽量避开那些“不吉利”的数字,如“四”“十三”。数字本来是用来计数的,本无好坏、褒贬、吉凶之分。但随着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却不断地丰富它的内涵,增添它的表达色彩。因此,数字除了计数功能外,又衍生出众多的文化含义,形成了汉语中丰富多彩的数字文化。
一、数字文化归类
我们把这些数字分成以下几类:
(一)谐音
数字本是计数的工具,因与汉语中某些字发音相同或者相似,而具有了与谐音字相同的意义。例如,人们在选择数字时,往往选择“八”“九”等吉利数字,而不选择“四”“七”等不吉利的数字,这是由这些数字的谐音造成的。“八”的谐音是“发” ,取“发财”之意;“九”的谐音为“久”,取“长久”之意;而“四”的谐音是“死”,“七”的谐音是“气”,从语音上听起来,是不吉利的。 还有“二百五”这个词,常用来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古代的银子,五百是一封,二百五十个是“半封”,“半封”与“半疯”谐音,因此,“二百五”就有了“傻”之义。
(二)双数
数字一、三、五、七、九为单数,也称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双数,也称阴数。在汉文化里,人们普遍认为双数是吉祥数字。因此,中国人在选择结婚日期时,倾向于选择双数月份和日子。在某些地区,甚至丧葬、动土、搬家等日期,也选择农历的双数日期,也就是二、四、六、八、十等日子。数字“四”,它既是一个双数,又与“死”“事”发音相近。在选择车牌号码和手机号码事,通常会避开这个数字,但在选择日期时,有时也选择这个数字,这是因为中国人在择日时,为图吉利,一般会查看万年历,选一个黄道吉日,那是中国另一传统文化对数字选择上的一个制约。
(三)俗语、成语中的数字
例如,“一五一十”是指以五为单位数数儿,用来形容从头到尾无所遗漏地叙说,“不三不四”形容一个人不正派或不像样,“一推六二五”形容置之不理,一推了之。“二一添作五”是指一样东西两人平分,“三下五除二”形容办事干脆利落, “不管三七二十一”,形容做事考虑不周,“八九不离十”表示差不多。这些汉语俗语和成语中尽管包含着数字,由于俗语和成语有着完整的、凝固的意义,所以,这些数字也就失去了原有表达数的功能。
(四)虚数和概数
数字的应用过程中,使数字的所指产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把这种用法,看做是数字应用的一种引申,就产生了虚数和概数。它们仍然表达数的概念,只是不指某一确切的数,而是一种模糊的数。汉语中,通常用一、二表示数量小,用千、万表示数量大,这就形成了数字的虚指用法。例如,“一日千里”形容速度快、变化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一日”和“三秋”都是虚指,形容朋友或恋人之间的想念。
(五)来源于历史故事
比如“七十三”“八十四”这两个数字。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孟子,一个是七十三岁去世,另一个是八十四岁去世。因为他们是圣人,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两位先贤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后来有了这样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就是说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老人的一道坎,到了老年,特别害怕七十三岁这一年和八十四岁这一年,这就形成了这两个数字的.特殊含义。
二、汉语数字文化产生机制
汉语数字文化丰富多彩,产生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下面几点:
(一)汉语语音特点
汉语语音的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在汉语中,一共有二十一个声母和三十九个韵母,它们组合成四百一十个音节,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字有三千五百个。这三千五百个常用汉字与四百一十个音节对应,因此,汉语中谐音字就特别多。再加上汉语口语中,单音节词较多
这一特点,与零至九这十个数字发音差不多的单音节词也就很多了。我们知道,单音节词具有相对完整的意义,所以,这些数字就有了与其谐音的单音节词相同的意义。从这一方面来讲,这也是汉语数字文化内涵丰富的最重要的原因。比如,“零”与“灵”谐音,“一”在口语中读作“yāo”,与“要”谐音“二”与“爱”谐音,“三”与“伞、散”谐音,“四”与“死”谐音,“五”与“无”谐音,“六”与“禄”谐音,“七”与“气、起”谐音,“八”与“发”谐音,“九”与“久、酒”谐音。(二)汉民族的心理特点
1、趋吉避祸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战争和灾荒,这就形成了渴望和平、健康、快乐、幸福,讨厌战争、灾荒、死亡、疾病这样的民族普遍心理状态。趋吉避祸心理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交际活动,这种心理状态存在于中国人的交际活动的各个层面之中,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交际活动的规范,形成了趋吉避凶的文化现象和修辞现象。人们在选择数字时,也会遵从这一心理,选择吉利数字避开不吉利数字。
汉语数字文化是以心理联想为基础,借助于汉语语音方面的特点,那些听起来寓意美好的数字,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首选,那些不吉利数字,人们则往往避而远之。举例来说,二0一0年十月十日,是一个“三连十”吉日,寓意“十全十美”,被称作“史上最佳结婚日”,诸多国人为讨“彩头”,都忙着在这一天结婚。与此类似,车牌号码或者手机号码尾数,选择“八”的人多之又多,因为“八”在口语中,与“发(财)”谐音,让人很容易产生心理联想。相反,汽车牌照号码,没人愿意要带“四”的,“四”与“死”谐音,现在交通事故又频频发生,没人愿意招惹这样的麻烦。在某些省份或地区,手机号码后四位中如果有数字“四”,手机话费会有很多优惠用以吸引客户。
2、对称的和谐之美
人们普遍喜欢双数,双数有“对称”“和谐”的含义。汉语词汇中,有“好事成双”“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寓意美好的词,可见人们对双数的青睐。在中国人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按“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这样的梯级结构发展的,所以,双数自然就成了吉利数。然而,在英文化里,除了数字“十三”之外,人们认为奇数才是吉祥数。在俄罗斯,“六六六”是最不吉利的数字,有“恶魔”的意思。
再进一步探讨的话,笔者认为,这也是受人们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们知道,人的身体躯干和五官,正常情况下是对称的,对称才是自然的,产生了“对称才美”。从男、女成对的婚配制度到社会生活中人们追求的好事成双、双喜临门,从建筑结构到室内物件的摆设等等,大多是对称的。
三、汉语数字文化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数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张清常在《汉语的15个数字》一文中也谈到,中国人使用数字,一时有一时的风气,这不是说别的数目不用,只是说这个数字成为一时的爱好。
数字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原有数字,有了新的内含
比如“三八”这个数字,本来是指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的节日,后来又用来指“三八式”步枪,例如在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那一声是三八,这一声是连珠”。在港台地区,这一数字是骂人的话,骂一个人,不分男女,“三八”“臭三八”“死三八”都是很难听的词汇。也有人说,“三八”是专门用来骂女性的,意思是“这个女人举止轻浮,做事鲁莽、疯疯癫癫、不够庄重”。随着港台影视剧的传播,这个词在大陆地区也逐渐流行起来,并且又衍生出“八婆”这样的词语,经常用来指多嘴多舌的人。
(二)数字的褒贬色彩发生了改变
数字“七”。这个数字,在俄罗斯、韩国等,是吉利数字,但中国人不大喜欢这个数字。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七”有了新的寓意。“七”同“起”谐音,取“雄起”“崛起”之意,特别是做生意的人,十分看好这个数字,车牌号码、手机号码尾数,往往会选择“七”。
数字“二”。“二”本来是一个双数,是一个吉利数字,汉语词语有“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等。但另一方面,含有数目“二”的词语,更多的是贬义词,如“二把刀”借指对某项工作一知半解、技术不高的人,“二流子”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二愣子”指粗鲁莽撞的人。“二”这个数字,新近又有了另外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分不清场合,不分轻重,说话不过大脑,做事不想后果等。
上面谈到的数字“三八”和“二”,由于其文化含义的发展变化,也带来了语法上的变化。“三八”由一个数词变成了一个名词,“二”也由一个数词变成了一个形容词。这一点,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的。
四、小结
汉语数字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含,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我们对此加以挖掘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对某些数字的偏好可以折射出某个社会时期人们的心理层面,在进行社会交际和商业交易时,选择那些吉祥数字,可以迎合人们趋吉避祸的心理,从而使日常交际和商贸来往顺利进行。比如在选择某些日期或者馈赠物品数目时,尽量选择那些吉祥数字。其次,随着国际间交往的不断扩大,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对汉语数字文化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来华留学或从事商贸活动的外国人理解这其中的特殊含义,克服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另外,即便是汉族人,也未必能知晓数字中所蕴含的意义。因此,研究数字中的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数字中的文化不断发展,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也应该不断跟进。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
[2]黄兵.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张清常.汉语的15个数字[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4.
[4]现代汉语规范字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 第一版.
[5]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P166-169.
[6]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