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优质3篇】
浅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篇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发凸显。诗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翻译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本文将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探讨其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首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语言表达上产生了影响。中文注重意境的表达,善于运用象征、典故等修辞手法。而西方思维方式更加直接,注重逻辑性和准确性。因此,在诗词英译中,翻译者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语言表达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和理解方式。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而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典故调整、文化适应等,使译文在语言表达上更加贴近目标文化。
其次,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文化背景理解上产生了影响。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背景差异,因此对于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对原诗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翻译者还需要具备对目标文化的了解,以便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在审美观念上产生了影响。中西方对于美的理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标准。中文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抒发情感和思想,而西方诗歌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完美和词句的音韵。因此,在诗词英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恰当地调整原诗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符合目标文化的审美要求。
综上所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诗词英译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并把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了解也是翻译者必备的素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翻译者才能更好地应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带来的挑战,创作出更优秀的诗词英译作品。
浅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篇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诗词英译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和困难。本文将从思维方式差异的角度探讨其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首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影响了诗词英译中的语言表达。中文诗词注重意境的表达,善于运用象征、典故等修辞手法,而西方思维方式更加直接,注重逻辑性和准确性。因此,在诗词英译中,翻译者需要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语言表达符合英语读者的习惯和理解方式。这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准确而灵活地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典故调整、文化适应等,使译文在语言表达上更贴近目标文化。
其次,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影响了诗词英译中的文化背景理解。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背景差异,因此对于诗词中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对原诗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准确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翻译者还需要具备对目标文化的了解,以便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译文更容易被目标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影响了诗词英译中的审美观念。中文诗词注重意境的营造,强调抒发情感和思想,而西方诗歌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完美和词句的音韵。因此,在诗词英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恰当地调整原诗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符合目标文化的审美要求。
综上所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诗词英译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翻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并把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以便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了解也是翻译者必备的素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翻译者才能更好地应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带来的挑战,创作出更优秀的诗词英译作品。
浅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篇三
浅谈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摘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影响
1.引言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语言的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外在形式,由于思维方式的潜在差异,才使语言表达有所差异。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连淑能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划分为:
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的思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侧重于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规律。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主张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这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直观经验。因而形象性思维常使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西方人较为侧重抽象思维,侧重实证性研究,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由于西方人抽象思维的习惯,他们则擅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这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则截然不同。
模糊性思维与精确性思维:连淑能曾指出“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的主体也是模糊的。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用模糊的方法整体的把握总体特征,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1]相行之下跨文化,西方人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所以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3.思维差异对诗词翻译的影响
3.1 模糊性思维与精确性思维的差异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模糊思维是汉语的重要特征,诗词歌赋无不体现这一点,同时也成为诗词的魅力所在,虚实相得映彰,才形成诗歌独有的魅力。叶维廉在《中国诗学》中提出“中国古诗里利用未定位、未定性关系、或关系模棱的词法语法,使读者获致一种自由观感解读的空间,在物象与物象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3]总起来说,就是文字间的模糊性才得以使诗歌让人充满着丰富的形象,历久而弥新。在中国的诗歌宝库中,诗歌的用词是十分模糊的,语法也灵活多变,不拘泥一处,因而我们对一首诗的解读不止有一种,而且一句诗就可能有多种解释。而对于英语来说句式语法结构要严谨的多,表达的意义也十分局限。以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例: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许渊冲先生将此诗译为:
At sunset
hillside village stillseems far;Barren and cold the thatched cottagesare.
At wicket gate, a dog is heard tobark;
With wind and snow I come when night is dark.[4]
原诗用寥寥数语就描绘了太阳落山后,在风雪交加的夜晚,诗人来投宿的情景。而在译文中在解读“夜归人”的时候用的是“I”。然而在诗中“夜归人”到底是谁,并不能明确。所以说对“夜归人”的理解不一定就是诗人自己。由于英语的精确性跨文化,在语言中表现为主谓结构,不管主语是什么,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总有一个词会充当主语。而对于古诗词来说,诗人所表达的主体往往是缺失的,这是由汉语思维的模糊特性所致。这也使诗歌有其想象的空间。而英译后的诗歌,所传达的源语的意义被局限了。因而较之源语缺乏了想象的余地同时对诗歌意义的翻译也缺乏了准确性。在英译的过程中容易引起意义的误译,从而影响翻译的质量。
3.2 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诗词英译意境的缺失
顾正阳教授在《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一文中指出:“古诗词曲中,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无论是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是人间的山水,花卉、酒、茶、服饰、楼台亭阁等无不沾染了情……”[2]所以古代的诗人总喜欢从自然中寻找事物,以抒发自己的抱负或是志趣。用具体的事物来传递自己的感情。中国人的形象思维造就了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是以表意为特征的文字,所以表意也成为了汉字的特点。以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英译版
To the Tune of Tian jingsha
Returning crows hanging on oldbranches,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narrow bridgre,
And below the bridge a quiet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wind;A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west,and the hom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汉语的小令仅仅用了28个字就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前两句中显现出中国人的形象思维的特点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几个名词就传递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这首诗并没有严密的语法逻辑,只是一些事物名词的排列就达到了韵律的美。全诗只用“枯”、“老”、“昏”、“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寓于自然之中。然而对于英语这种形合文字在翻译中要对等的传达出古诗的意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从中国人思维角度看很优美的诗词,经过英译后,西方人并不十分认同这种美。被翻译后的小令词汇比原文要多出一些,而且虽然译文试图通过传达原文的事物来表达出意义。然而审视译文时,虽然译文中的词义贴切,语句也十分通顺跨文化,但由于依据英语的特点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与汉语相比具体的意象就缺失了。而且古诗中的意境美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