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实用3篇)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 篇一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其核心理念是人性的善良本质。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对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进行述评,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是人性的善良本质。儒家认为,人性本身具有良善的品质,而这种善良的本质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得以发扬光大。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是与生俱来的,与个体的感受和经验无关。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人性的善良本质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儒家认为,只有君主以德治国,才能使人民得到安定和福祉。君主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德行,成为人民的楷模和榜样,从而引导人民追求善良和道德。这种政治理念以人性的善良为基础,强调了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依存。
人性的善良本质也对中国古代的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修养和教育,人们才能实现自身的善良本性,并且在家庭和社会中展现出这种本性。这种伦理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人性的善良本质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品质,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实现自身的善良本性,并且将这种本性传承下去。这种教育思想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和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人性论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批评。一些人认为,人性的善良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善良或恶劣。此外,一些人还批评人性论思想导致了对个体的过度约束和压抑,从而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
尽管如此,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性的善良本质是人类追求道德和良善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通过教育和培养,引导人们追求善良和道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人性的复杂性,给予个体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批评,人性的善良本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借鉴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 篇二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是人类思考自身本质和行为动机的重要一环。不同于西方哲学中对人性的探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更注重人性的善良本质和修养的重要性。本文将对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进行述评,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儒家认为,人性本身具有良善的品质,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这种善良的本质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得以发扬光大。儒家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是与生俱来的,与个体的感受和经验无关。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人性的善良本质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理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儒家认为,只有君主以德治国,才能使人民得到安定和福祉。君主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德行,成为人民的楷模和榜样,从而引导人民追求善良和道德。这种政治理念以人性的善良为基础,强调了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依存。
人性的善良本质也对中国古代的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修养和教育,人们才能实现自身的善良本性,并且在家庭和社会中展现出这种本性。这种伦理观念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人性的善良本质是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儒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品质,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实现自身的善良本性,并且将这种本性传承下去。这种教育思想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和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挑战。一些人认为,人性的善良本质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动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善良或恶劣。此外,一些人还批评人性论思想导致了对个体的过度约束和压抑,从而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
尽管如此,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性的善良本质是人类追求道德和良善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通过教育和培养,引导人们追求善良和道德,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人性的复杂性,给予个体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伦理、教育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面临着一些批评和挑战,人性的善良本质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和借鉴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 篇三
古代哲学中的人性论思想述评
摘 要: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等理论。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人性论;孟子;性善说;荀子;性恶说
古今中外的哲学史上,在人的本质属性这一问题上的争论,充分显示出人类对自身本质的高度关注。“人性论”是旧哲学探索人的共同本质属性的一种学说。在我国古代哲学家中,就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无善无恶说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最具代表性,这两种学说均对后期儒家哲学的人性论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两种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做一个评述。
1 孟子的“性善说”
在战国时期,孟子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性善论是孟子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孟子看来,人和禽兽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主要表现是人性和禽兽之性不同,人的生活高于禽兽的生活,因为人有自觉的道德观念。他指出,人的本性和禽兽本来是不同的,但由于有的人不知道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而把本心放了,人性丢了,结果变得和禽兽差不多了。因此,孟子十分强调“立心”、“养心”、“养性”、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善人。
那么心、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也就是说人要不断地膨胀自己的心,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人的本心、本性都是上天赋予的,人能够认识这些东西是上天给予的。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这是人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孟子是从人见小孩落井产生不忍人之心而推出他的性善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不忍看见别人痛苦的心或“恻隐之心”。一个小孩行将落井,一个人看见必然前去搭救。这个人去救小孩一不是为了讨好小孩的父母,二不是为了使自己的好名声传扬乡里,也不是厌恶孩子的啼哭声,而是出于不忍人之心。孟子从这件事上就引出了他的性善论,并进而导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四端)如同四肢一样,是人生而应有的,而不是外力加给每个人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有善恶的不同呢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四端”与生俱来,人人相同。有的人能为善人是由于他努力培养与扩充这些“善端”。他认为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人都有“四端”,如果都能括充之,就都可以成为圣人。但有的人不去培养和扩充这些“善端”,所以不能成为善人。
孟子一方面把仁、义、礼、智说成人的本性,同时也承认人的感官欲望也属于人的本性。但孟子认为感官欲望是“小性
”,仁、义、礼、智是“大性”,小性要服从大性。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在孟子看来,仁义是人先天具有的本性,将仁义从人的心中扩充开来,推广到全社会,就会形成“仁政”的政治原则。先王正是把这种仁义之心,由己及人推广到全社会,才会形成仁政的。孟子讲的仁政,就是把仁义等道德原则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他说:“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人亲其亲,敬其长,而天下平。”每个社会成员都亲亲敬长,自觉遵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就会和谐一致实现天下太平的政治局面。
但是,孟子的性善论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理论。这是因为: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先天道德论,把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说成先天就有的'。而且其推论方法也是错误的。如果说见孺子入井而生恻隐之心是人生而有之的自救本能的话,而亲亲、敬长、忠君等道德观念则完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绝不是生而有之的。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出仁、义、礼、智人皆有之,这在逻辑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孟子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观念说成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2 荀子的“性恶说”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性恶论”的人性论思想的哲学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的“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凡是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也。”也就是说人人都有欲望追求,就决定了人的性恶。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而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
为了论证“人性恶”,荀子自设问答展开了论证。
首先,人生而好利,有疾恶,好生色。如果顺从人的这种性情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产生各种矛盾,最终造成动乱,证明人性恶的观点。
其次,人之行善,师法教化而成,如果人性善,人就会自然行善,用不着师法教化而治,用不着圣王制礼义而理正。事实上,人们都要有圣王法师和礼义教化。
再次,礼义不在人性之中,不出自人性,性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性同样都是恶的,君子所以为君子,在于积伪礼义,小人则不知道积伪,礼义之善是人为之伪,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能不能积习礼义,而其性是一样的。
最后,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禹一样的圣人,然而在事实上却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而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自己努力修养的结果。因此,只要努力积习,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说,是不知性伪之分,是不知人之性。荀子认为,性为恶,通过人为之伪可以为善,这如同木材经过加工可以制成器具一样。“性”和“伪”是不同的,性是天性的禀赋,不待教化而有的;伪是待后天教化而成的。但是“伪”能化“性”。礼义之伪,可以矫正人性之恶,引导人性向善,这种矫正人性之恶而化为善,如同木材不直,经过外力矫枉为直一样。而且礼义不是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但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综上所述,荀子的性恶论的宗旨是后天的人为之伪,强调社会环境教育对人性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孟子主心,荀子主伪。荀子的性恶论及其礼义理论比孟子的性善论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有着严重错误。这是因为:
荀子批评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论,从人的欲望要求出发研究人性,这是一种进步 。荀子不承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认为礼义辞让等道德原则,不是人的本性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学习和改造的结果,这就否定了孟子的先天道德论。并且荀子关于社会环境决定人的道德观念的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的因素。荀子人性论的出发点是人的欲望要求。这比根本否定人的欲望而只谈仁义道德的虚伪说教,要真实一些,比较符合人类的实际情况。人生而有欲望要求,人类正是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才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正是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才产生了道德观念。因此只有探索人的欲望要求,探索人的需要,才有可能认识人的本性。荀子从人的欲望和需要出发探索人的本性,这一点是可取的。同时,荀子从人的群体生存的需要出发来阐述礼义的来源,比孟子把礼义归结为人的本性,也是一种进步。在荀子看来,人必须有一定的规矩来确定自己的社会等级,防止人们相争,避免引起混乱。而这一点的规矩就是礼义法度。礼义法度不是人本性所固有的,而是圣人制造出来的,加于个人身上的,这种说法比孟子的说法更符合历史事实一些。尽管如此,荀子的人性论的基本思想与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