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精选3篇)
浅谈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篇一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是中国农村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求。本文将从村民自治制度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的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对于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村民自治制度的出现,打破了过去农村社会中对于权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农村居民能够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然而,当前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不够明确。在一些地方,村委会等行政机构对于村民自治的介入过多,导致了一些决策和管理权力的集中。其次,村民参与程度不高。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决策和管理往往只是形式上的,缺乏实质性的民主参与。最后,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民自治组织的运行规范和程序不明确,导致了决策的不科学和管理的不规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要进一步明确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明确村民自治组织在决策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有效避免行政机构对村民自治的干预。其次,要推进村民参与的广泛化和深化化。通过加强村民自治组织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农民能够真正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运行机制。通过建立规范的运行程序和监督机制,确保村民自治组织的决策和管理科学、规范、透明。
综上所述,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明确村民自治的主体地位、推进村民参与的广泛化和深化化以及建立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运行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居民的利益保障,也有利于推进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浅谈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篇三
浅谈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摘要: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民众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宪法赋予村民的一项权利。但由于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有些地方的村民自治实施的并不成功,广大村民没有真正享有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因此,完善有关村民自治的各种制度和法律以及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村民自治 宪法 土地制度
村民自治不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而且对提高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为广大农村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以及提高村民的参政和监督的积极性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从长远来看,由于村民自治将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各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搞好村民自治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村民自治的界定
村民自治,就是农村村民以村为自治单位,对自治范围内的事项进行自我管理、自主决策,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村民自治制度主要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委会组织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的总称。
村民自治是一种直接民主形式。体现了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是农民直接参与的基层群众自治活动.同时村民自治既是国家把基层组织的事务划归当地村民管理、也是国家把自治作为农民权利的实现形式。村民自治主要由村民通过行使村民自治权来行使。
村民自治权主要包括村民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等。在这些权利的实现过程中.村委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权利直接通过村委会来行使。因此,了解村委会的'性质和特征以及法律的规定,对搞好村民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至于村民委员会在民法上的性质.目前在民法理论界还没有定位。由于村委会既不是基层政权,也不是事业单位,更不是企业,也不符合普通社会团体的特征,基于村委会这种独特性,笔者赞同村委会不是法人的这种观点。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团体仅是自治性组织,而村委会除了其自治性外,还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推行国家政策的职能闱拼。村委会与其他自治性组织的最根本区别是:村民委员会以集体名义拥有土地所有权。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土地往往由村委会代表集体分配,而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城市居民委员会不能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这是村民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的不同之处,也是村民委员会与其他自治性组织的区别。村委会的这一特点。使得村委会与其成员的关系和其他自治性组织与其成员的关系也不一样.村委会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它实际上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以集体的名义),各成员在经济上依附于村委会,其成员的独立性大大降低。
二、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在实践中的困境
村民自治对拥有几千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无疑是新事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还必须清醒的看到,村民自治从法律制度到社会实践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改进,具体主要有:
(一)有关村民自治的立法不够科学,实施起来困难
首先,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不够健全,除了《村委会组织法》外,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选举、监督等方面的法律并未全面建立起来,使得村民自治的权利难以真正实现。其次,已有的村民自治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村委会组织法》,其程序性规定非常少,有些条文非常笼统,不够细化。如第13条规定:村委会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但是,如何推选,推选多少人,有什么程序等都没有详细的规定,这样,虽然相关法律有很多关于村民权利的规定,但是因其缺乏可操作性而使一些村民权利得不到行使。同时,关于法律责任主体以及违法后果的规定不明确。如《村委会组织法》第15条规定: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选举的…….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以威胁、贿赂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对上述不法行为,其规定由有关机关依法处理,但是依据什么法、如何处理、承担什么责任等都没有明确规定,只规定采用这种方法当选的无效。而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破坏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