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准确定抓住特色发展高职教育(优选3篇)
篇一:浅谈准确定抓住特色发展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加强特色发展,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意味着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定位。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高职教育应该注重与产业结合,与企业合作,将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
其次,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还意味着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高职教育的内容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紧密结合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建立与产业对接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要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最后,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还意味着要明确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特色发展的路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职教育的科研实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总之,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只有明确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定位,明确高职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明确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才能够真正抓住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篇二:浅谈准确定抓住特色发展高职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们需要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
首先,要从培养目标上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实践性课程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高职教育特色发展的重点,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要从课程设置上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紧密结合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将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最后,要从发展方向上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通过与国外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高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培训计划的制定,提高高职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只有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上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特色,才能够真正抓住高职教育的特色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浅谈准确定抓住特色发展高职教育 篇三
浅谈准确定抓住特色发展高职教育
摘 要:由于发展过快,高职教育缺乏系统的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面临着许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教育模式如何转型、产学研与校企合作如何有效开展、师资力量如何培养和壮大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发展高职教育,重点是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核心能力以及区域经济地位,抓住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发展特色教育,这样才能有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高职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核心能力 区域经济 特色办学随着各行各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技术设备的加速更新换代不仅大大增加了对一线操作人才的需求量,同时也对一线操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时期,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对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工程师和高等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凸现出来。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与生产实践联系最紧、距离最短的教育形式。因此,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
然而,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点中,高职教育的地位不高,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一个通道,造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培养出来的人才重理论、轻技能,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和特点,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多数企业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还是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现代化,国外企业大举进军国内市场,我国正逐渐成为全球的制造基地、加工中心,生产技术、设备以及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以往这种单一规格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技术更新的需要,高职教育应运而得到了高速发展的机会,成为高等教育中崛起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个人提出了“终身教育” 的要求,该思想正逐渐被重视并作为许多大企业进行职业培训的动力所在。“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终身就业”已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则。因此,只靠高等教育进行的职前教育已不能满足个人职业变动的需求,而高职教育以其强调职业技能、灵活、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能够因材施教、在职培训等优势脱颖而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二、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从80年代左右开始探索试办高等职业教育,到现在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规模迅速扩大,培养人数大量增加,但由于发展过快,在理论教学、实践指导、质量控制等核心环节上缺乏系统的高职教育理论的指导,正面临着以下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转换中的困惑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由本科院校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二级学院)、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校,以及原有的中职学校升格转型而来。从原有的教育模式转变成高职教育模式,在时间短、发展快、缺乏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对教学层次、培养方式、教育模式等重新定位时必将面临许多困惑。例如:现行的三年制高职教学内容中,如何既保证高职教育中的“高”,教授足够的专业知识,又突出其“职”,强调其实践性;如何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实践教学中的实训条件如何建立和健全等。而且,高职院校的生源相对于普通高校较为复杂,由职高、中专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组成,学生层次良莠不齐,采用何种方式实施教育和管理,这其中的.难度也很大。
(二)如何加强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
加强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不但可以引进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其设备资源,而且可以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将其需求引入到学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中来,实行“订单式培养”。然而,许多学校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企业的热情往往不如校方高,校企合作似乎是一头热,实质性的合作很少。有些合作项目只是徒有虚名,合作项目难以进展,合作的层次也较低,更多的是停留在为学生解决就业和实习上,真正涉及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可持续研究的很少。
(三)师资培养遭遇瓶颈
高职教育要发展,除了教学模式和体制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师资。现有的高职院校中,有的是新成立的,有的是原有的中专或大专转型而来,师资底子较薄。目前,高职院校中师资的主要问题有:
1、教师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2、对于师资的培训力度和继续教育不够,导致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匮乏。高职中的“职”是高职教育区别于高等教育的特色所在,要想把学生培养成高等级技能人才,实践指导教师的地位至关重要。实际上,目前企业中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正是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的,这也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中的缺失。
3、全国性或地方性的高职师资专业培训基地匮乏。高职师资的培养有其特殊性,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较高,这也正是目前高职师资培养的瓶颈,即使高职院校有培训的计划和愿望,却没有地方去培训。
三、准确定位,抓住特色,发展高职教育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但是,要办好高职教育,决不是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简单相加,结合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定位高职教育
准确定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落脚点,无论是办学模式,还是办学理念,都是从准确定位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核心技能。因此,准确定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培养目标必须定位准确,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接受高职教育的大部分学生将是就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只是从事第一线工作所必需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职教育中的“职”决定学生必须具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高”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动手的技术工人,还应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向更高层的领导岗位发展。
第二,理论课程和核心技能必须定位准确,高职教育是应用型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以“理论够用,突出实践”为主,它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简单说来就是要能“学以致用”。那么,哪些理论课程和核心技能是职业所必需的,哪些课程是可以由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继续学习的呢?这就需要学校与企业尽可能地进行沟通。目前高职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存在结构上的错位,也就是说,学校费尽力气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课程的设置滞后于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这就脱离了高职教育的初衷。要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校企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学工交替、项目化教学等模式,不断更新教育培训设施,不断改进培训方法,使培养的人才能够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让企业切实的感受到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
第三,在区域经济地位上,应当找准定位,并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侧重。高职教育是面向区域经济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行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专业构建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往往区域经济中发展得好的行业会给与相关专业更多的外部支持,从而带动专业的发展。因此,高职教育办学中,应当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去,充分的借助外部力量为我所用,既要考虑办学的超前性,又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既要服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又要通过自身结构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抓住特色办学
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什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怎样才能办出高职院校的特色呢?
第一,有效的结合行业和地区特点,有选
择的开设和发展相关专业。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市场变化和需求为主要依据,而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离不开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其应当重视按当地特色进行专业建设。行业特色强,地区经济发展好,那么与行业和地区经济结合紧密的高职院校就一定能办出特色。第二,高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必须不断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课程体系和核心技能必须能够反映当前最先进的行业思想和技术,高职教育才会真正具有生命力,才能真正的办出特色。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室和实训室中让学生接触和学习的应当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或者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互通有无,共享教学、科研、实验、生产设备和仪器,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弥补相互的不足。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等级技能人才。
第三,改造师资队伍,把传统的“学术型”教师队伍改建成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工作室、实验室,聘请其他大学、研究机构等的教授,以及企业中长期从事实践的中层领导,为专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提升教科研能力,鼓励教师走进企业,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研究,并编写与高职教育相匹配的系列教材。
第四,加强国内外合作办学。要建设一流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保持培训设施和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就必须建立全面开放的教育模式,与国外的教育机构合作,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和管理方式。对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而言,由于发展模式还不成熟,而西方有些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参考。然而,高职教育的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对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行业特点等自然会有所不同,国外的职业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TAFE体系,北美的CBE教育模式等,虽然目前获得比较广泛的认同,但在借鉴和引进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种教育模式的形成离不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有着浓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明确到底要从中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结合我们的实际?这都是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
应该说,以上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好了,都有可能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总之,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关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难点问题还在讨论和摸索当中。高职教育不仅在层次上面临如何转型,而且在发展方向上面临如何结合时代的要求调整教育模式,如何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育运作系统。准确定位,抓住特色,才能有效的发展高职教育,找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