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汉九原之由来及城考【精简3篇】
论秦汉九原之由来及城考 篇一
九原,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它承载着华夏民族的文化记忆。九原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本文将探讨九原的由来及其城市考古。
九原这一名称源于《山海经·大荒东经》:“九原者,其北极之居也。”可见,九原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古代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流的重要节点。在秦汉时期,九原成为了汉朝的北方边防重镇。
九原作为城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秦朝。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北方边防,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并在九原一带建立了边防要塞。这个要塞不仅起到了防御的作用,还成为了连接中原与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秦始皇还派遣大批农民和士兵在九原周边进行屯田和屯兵。
而到了汉朝时期,九原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武帝时期,九原被设立为九原郡,辖区包括了今天的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九原郡成为了汉朝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游牧民族涌入九原,形成了繁荣的市场和独特的文化。汉武帝还在九原建立了九原宫,作为北方的皇宫,以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
在九原城市考古方面,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通过对九原及周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九原的城市规模和建筑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据考古学家推测,九原城大约有30多公里的城墙,城内有宫殿、庙宇、市场、居民区等建筑。九原城的规模和建筑风格与中原地区的古城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
总之,九原作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和汉朝的重要边防要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九原的由来及城市考古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丰富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论秦汉九原之由来及城考 篇二
九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名,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九原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本文将探讨九原的由来及其城市考古。
九原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九原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因为北方有九个大山,所以称之为九原。另一种说法是九原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祖地,因为九是古代中国的极致数字,所以称之为九原。
九原作为城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北方边防,他下令修筑长城,并在九原一带建立了边防要塞。这个要塞起到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并且成为了连接中原与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在修筑长城的同时,秦始皇还派遣大批农民和士兵在九原周边进行屯田和屯兵,逐渐形成了九原的城市规模。
到了汉朝时期,九原成为了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汉武帝时期,九原被设立为九原郡,辖区包括了今天的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九原郡成为了汉朝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吸引了大量商人和游牧民族涌入九原,形成了繁荣的市场和独特的文化。汉武帝还在九原建立了九原宫,作为北方的皇宫,以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
在九原的城市考古方面,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们通过对九原及周边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九原的城市规模和建筑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据考古学家推测,九原城大约有30多公里的城墙,城内有宫殿、庙宇、市场、居民区等建筑。九原城的规模和建筑风格与中原地区的古城相似,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
综上所述,九原作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和汉朝的重要边防要塞,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九原的由来及城市考古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丰富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论秦汉九原之由来及城考 篇三
论秦汉九原之由来及城考
摘要:九原之名古已有之,是中国古代北部边疆的一座重要城址。在不同时期,九原城的控制范围、郡址虽有所变迁,但却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角逐的战略要地。本论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九原的历史由来及九原城城址考证,第一部分指出九原之名出现于史书最早见于公元前302年,是战国时赵国防御匈奴的北部要地,但其建城时间无具体年代;第二
部分梳理了九原城址的不同说法,并进一步明确秦汉九原郡郡治为今天包头市麻池古城。关键词:秦汉;九原城址考;九原由来
一、九原之历史由来
九原之名最早见于《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七年(前302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适子、戍吏皆貉服矣。”①魏襄王十七年即赵武灵王二十四年,书中所载九原是否已经建城不得而知,赵国的疆域西至九原不会早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史记. 赵世家》有这样的记载“十九年春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於房子,遂之代,北至无穷,西至河,”②此河指黄河,这是文献记载赵国向西拓地最早的记录,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西略胡地,至榆中。”③榆中地望: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胜州北河北岸地也。④”“服虔曰:金城县所治也”,苏林曰:在上郡,师古曰:即今之榆林,古者上郡界。苏说是也。”⑤
唐代胜州的郡治是榆林城,位置在今天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古城遗址⑥,按照唐代人张守节和颜师古的说法,榆中应该在今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以北。徐广在《史记音义》中认为榆中在金城⑦,金城即《后汉书.地理志》中的金城郡,下有榆中县,徐广之认为榆中在金城是受到服虔的影响,服虔认为榆中是金城县治所,后来的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又因循其说⑧,此榆中的位置在今天的甘肃榆中县,赵国的最大疆域以并没有到达过榆中县,因此赵武灵王略地所到榆中大体应在准格尔旗以北前套一带,九原可能因这次军事行动而纳入赵地,于是出现赵武灵王二十四年的移民戍边。
二、九原城城址考
九原城既明,其遗址在现在何地呢?综合《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等诸多文献,其大体位置应在今天包头附近。包头周围古城遗址众多,九原城为哪座古城为也存在不同观点。最早被认定为五原城的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三顶帐房古城,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顶帐房村南0.5公里处,夯土筑成,遗址呈方形,《乌拉特前旗旗志》这样描述:
三顶帐房古城遗址三顶帐房古城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顶帐房村南0.5公里处,古城东西长1120米,南北宽近1000米,西墙和南墙西段部分残高3~4米,其他部分残高1~2米,呈土垄状。
第一个提出三顶帐房古城为九原城的的是日本学者江上波夫⑨,后来赞成此说的有内蒙古考古研究所的张郁和李逸友⑩,巴彦淖尔市文物部门的火鹰B11。包头文物管理处的郭建中在《黄河包头段沿岸汉代古城考》一文中对于此城有详细描述“三顶帐房古城距离北面乌拉山1500米,南面距黄河约10公里,坐落于三湖河平原东,东面到哈德门沟22公里,昆都仑沟在其东37公里,城的中部偏北的地方及其东西两侧有大型建筑遗迹,城东北有汉代古墓群,根据城内遗物和古墓群巴彦淖尔市文物管理部门确定为秦汉时期古城B12。”三顶账古城距离昆都仑沟河谷37公里,如果它为五原城那么对于匈奴入侵的防御显然是不利的,《汉书.地理志》记载:
稒阳,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歑城,又西得宿虏城。B13
从昆都仑河谷北去可以直接到匈奴头曼城,因此赵国的防御重点应该在这个谷口,赵国军队以步兵为主,三顶账古城如果为九原郡治九原城,距离这个战略要地37公里显然不能满足防御的'要求。
最早提出麻池古城为九原城的是勒之林,他徒步从陕西出发考察秦直道,最终到达秦直道的终点麻池古城,在秦直道的起点和终点他都发现三个大土台,而且麻池古城北城大土台上出土的瓦当和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是一样的B14。《史记》记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B15”根据这条记载和麻池古城的三个大土台子而认定为麻池古城为九原城。包头当地的文物工作者张海滨、郭建中等多赞同这个观点,他们两人观点不同之处在于张海滨通过考古调查认为《水经注》中所说“西北接一城,盖九原县之故城也”记载错误,其南城应为九原县B16。郭建中认为南城为临沃县。郭建中从地理位置、考古资料分析,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做出以下结论:第一:麻池古城所处位置为其地域最为宽敞之处,东边的阿善门沟从大青山到黄河河岸只有三公里,西边的三顶账房古城北的乌拉特山到黄河岸边是十五公里。它的南边是昭君坟渡口,北面则是昆都仑沟,昆都仑沟是北通草原最适宜的山间通道。麻池古城北控昆都仑山谷要道,南守黄河要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从考古资料看,1958年在窝兔壕发现过安阳布范,1980年古城附近出土有战国布币。1988年在麻池古城附近二0八地质队家属区清理过7座赵国时期的墓葬,从1953年起在麻池古城附近清理了100多座汉墓,出土文物有“单于和亲”、“单于天降”瓦当,汉代特征的云纹瓦当范,陶制四神博山炉,黄釉陶尊,漆案等一大批规格较高的文物,有的砖室墓中发现有祭祀用的石屋子,从这些考古资料看,麻池古城在汉代是规格很高的城市。
注解:
①[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水经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0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1806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1811页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 《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1811页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中华书局,1962,1806页
⑥李作智:《隋唐胜州榆林城的发现》,《文物》,1976,2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中华书局,1959,253页
⑧[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水经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40页
⑨[日本]江上波夫:《内蒙古长城地带》,东亚考古学会,1935 日语
⑩张郁:《包头路河套地区及乌拉山南历史文物的分布调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6 李逸友:《内蒙古历史名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20-22页
B11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地方志编修办公室:《巴彦淖尔史料》,第2辑,1983,307-308页,参见魏坚,郝园林:《秦汉九原-五原的考古学观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第27卷第四辑
B12郭建中,车日格:《黄河包头段沿岸古城考》,《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1
B13[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中华书局,1962,1620页
B14卜昭文:《勒之林徒步考察秦直道记》,《眺望》,1984,43期
B15[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中华书局,1959,256页
B16张海滨:《包头出土的单于天降和单于和亲瓦当》,《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文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