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优选4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篇一:数数游戏的教学方法
摘要:数数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对数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游戏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数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实际教学实践的案例,探讨了数数游戏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并分析了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数数游戏;学习效果
1. 引言
数数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从1到10的数字,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数。然而,传统的数数教学方法往往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和困惑。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数数教学方法。
2. 数数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1)游戏设计: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情境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数数游戏,如数数接龙、数数填空等。游戏的难度逐渐增加,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
(2)游戏实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3. 学生在数数游戏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1)学生的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一些学生在游戏中可能出现犯错误、迟疑等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
(2)学习效果:通过游戏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数的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学生的数数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能够准确地数数,还能够运用数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4. 结论
数数游戏是一种能够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在游戏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数数游戏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三.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 数学教学,2010(2): 45-50.
[2] 李四. 数学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探讨[J]. 小学数学,2012(4): 12-1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篇二:教学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学游戏是一种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教学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设计和实施教学游戏,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实际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了教学游戏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及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游戏;学习效果
1. 引言
教学游戏是一种以游戏为载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游戏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本文将探讨教学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 教学游戏的设计和实施
(1)游戏设计: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情境和规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游戏,如找数字、数数接龙等。游戏的难度逐渐增加,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
(2)游戏实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游戏。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
3. 学生在教学游戏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
(1)学生的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一些学生在游戏中可能出现犯错误、迟疑等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并鼓励学生不断尝试。
(2)学习效果:通过教学游戏的实施,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仅能够准确地进行数学运算,还能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4. 结论
教学游戏是一种能够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在游戏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教学游戏的设计和实施方法,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三. 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小学数学,2010(2): 45-50.
[2] 李四. 教学游戏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 数学教学,2012(4): 12-1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篇三
摘要: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对学习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提升数学素养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目前一年级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不会表达和不愿表达的问题。经过课堂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可以通过学会倾听,在倾听和示范中学习数学语言表达的方法;有序指引,给予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丰富阅读,在课外延伸中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等策略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进行有效训练。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小学一年级;提升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由此可见,语言表达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实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当前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存在着部分学生不能完整地、清晰地表达出自己想法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如何在一年级时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成为教师需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一)不会表达
不会表达,指的是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但由于自身的年龄特征或所受环境、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尚不能做到表达得很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表达不完整。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不能够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回答常常是一些零散的词组或短语,缺乏完整性。比如,在教学《数一数》这课时教师提问:“在这幅图里,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会回答:“蝴蝶。”教师接着问:“蝴蝶有几只?”学生回答:“5只。”从该生的回答可以看出数学语言表达不完整,这里的“5只”指的是什么,并不能从他的回答中得出。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完整的话:“5只蝴蝶。”甚至是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看到了5只蝴蝶。”
(2)表达不规范。数学语言因其特有的学科性质,应该是严谨的、规范的。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也往往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比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教师提问:“涂色的灯笼排在第几个?”学生会回答:“第4个。”很少有同学能说出:“从左往右数,灯笼排在第4个。”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清楚且规范的表达物体的位置,很多同学其实是能够理解这个意思的,但是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不能说得很规范。
(3)表达缺乏条理。数学的逻辑性要求数学语言的表达必须具有层次性和组织性。有条理的表达对思维的过程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缺乏思维的高度,因此在表达的时候往往是无序的。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会提问学生:“7可以分成几和几?”这时学生会回答:“7可以分成3和4,7可以分成2和5,7可以分成6和1……”显然学生大都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的回答是杂乱无章的。
(二)不愿表达
不会表达是基于有表达的欲望,而不愿表达则是出于个人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原因,对表达产生了畏难和抗拒的心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数学课堂交流时,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光听不说,即使是被点名发言时也是吞吞吐吐,甚至有的直接站立不语。这样的现象首先说明一年级学生在进行数学语言表达时遇到了障碍,不能很好的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其次是在情感方面,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进而对数学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也缺乏表现的欲望。
二、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策略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有效的数学交流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一年级时教师就应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
(一)学会倾听,在倾听和示范中学习数学语言表达的方法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密切相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只有在认真倾听了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明确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好语言。同时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中蕴涵了对数学语言运用的规范方法,学生通过认真倾听,可以帮助自己完善表达,使自己的表达能够更严谨、规范、有条理。
从示范的角度而言,意味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数学语言的语言应是逻辑完整、规范而有条理的。例如,在学习《比一比》时,教师的提问应该是“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而不是简单的问“谁多”,“谁少”。规范的提问不一定会得到规范的回答,但不严谨的提问方式一定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这就是示范的作用。在课堂上,除了教师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就是同学。一部分同学的表达同样会对另一部分的同学产生影响,在思维的碰撞中可以提升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的同学的发言,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二)有序指引,给予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
小学数学的课堂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学会“让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学生来说,讲给别人听,往往比听别人讲更高效。学生能表达到什么程度,就证明他们的理解到什么程度。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只要他愿意说,教师应毫不犹豫的给他机会说。而对于缺乏表达欲望的学生,教师也应该鼓励其尝试表达。学生受到了鼓励,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这也许会是表达的良好开端。
在给与学生说话机会时,对于学生的'表达也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因为有的学生很有表达的欲望,啰嗦冗长的语言使得班级里的其他学生无法理解到该生表达的意思。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序的指引、相机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表达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一般会提问:“8可以分成几和几?”可以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板书,这时学生的答案可能是没有顺序的,一般是想到哪个就说哪个。随后教师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吗?”排好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反思,“在说分与合的时候为什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有什么好处?”通过讨论后可以得出有序可以做到不遗漏。有序的表达是缜密思维的一种表现,而数学就是这样一门严谨的学科。
(三)丰富阅读,在课外延伸中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读书是学习的先决条件。阅读并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学习数学同样需要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潜移默化的感悟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文本除了基础的数学教科书外还有很多课外的数学读物。对识字量较少的一年级学生而言,数学绘本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丰富多彩的故事图片中,学习数学的语言,学生可能会更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才会学的更好。
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还离不开家长的帮助。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多进行交流,让学生把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说给父母听,并告诉他们你是如何知道和思考的。利用这样的方式也可以对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过程需要依靠语言表达来呈现。教师只有通过长期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中小学管理,2017,(01).
[2]季芸.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有序表达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5).
[3]席爱勇.数学表达: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范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7,(11B).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
当儿童步入小学生活之后,就意味着他们要接受系统的数学启蒙教育,如何顺利引导小学一年级学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与数学学习特点,做好幼小衔接教学衔接,是每一位一年级数学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教育游戏在幼小衔接教学中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开展教育游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教育游戏;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一年级小学生心性简单、直接,数学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活跃度。因此,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学的首要任务。游戏对儿童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在教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可让小学生快速理解知识内涵,使其在娱乐中自然而然地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另外,幼儿园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育活动的,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教育游戏,还可让小学生感到熟悉、亲切,使其获得心理安全,而这则可使其更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了保证教育游戏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将从遵循教育性、丰富游戏教材、做好游戏评价三个层面,讨论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教育游戏的具体做法。
一、遵循教育性
将教育游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最主要目的是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教育游戏是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的。因此,数学教育游戏必须要符合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切忌为了追求数学游戏的热闹化、娱乐化而割裂了游戏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
就如在“位置”一课中,小学生应建立基本的空间意识,了解左、右这两个方位特征。为了帮助小学生感知左、右方位,笔者以“正话反说”这一游戏展开了教育游戏。游戏规则为:小学生所说出的方位词,要与实际动作相反,若笔者说出“举右手”,小学生便应举出左手;若笔者说出“向左转”,小学生便要向右转。小学生必须要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还应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否则便会失败。在这个游戏中,绝大多数小学生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他们能在游戏中感知左和右,了解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
二、丰富游戏素材
为了迎合小学生好动、活泼的心理特征,以及小学生喜欢通过趣味性实践活动获取知识的认知特点,各个地区的数学教材都收录了许多教育游戏,教师应予以利用与实践。另外,除了教材中已经存在的数学活动,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等来丰富游戏素材,使小学生可一直对教育游戏保持兴趣。
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中,笔者利用电脑中的“青蛙过河”游戏组织小学生进行了加减法练习。这个电脑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在一片荷塘里,有一群小青蛙,每个小青蛙上都有一个1~5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小学生只有通过电脑键盘录入正确的计算结果,才能帮助小青蛙顺利过河。以电脑游戏展开计算练习,可为小学生呈现一个十分生动、鲜明的游戏画面,这种近乎真实的游戏画面更有代入感,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也更高。在“分类与整理”一课中,笔者直接利用小学生的书包,要求小学生与自己的同桌两两分组,在小组内对二人书包中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每个小组都应说出自己的分类标准。在分类整理中,小学生会自发思考各个学习用品的相同点,而这便可使其初步建立分类思想。
三、做好游戏评价
一年级小学生的纪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薄弱,在教育游戏中,会出现许多不可控问题,如游戏纪律涣散,游戏意外,小学生对数学教育游戏不感兴趣等。为了及时了解教育游戏在数学教学中所发挥的功效,教师应做好游戏评价,根据评价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针,保证游戏的有效性。
在每一轮教育游戏活动结束之后,笔者都会先让小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感受。就如在上述“青蛙过河”游戏中,有的小学生认为这种计算游戏可让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的小学生认为可在课下自觉进行游戏,有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在游戏中
熟练掌握了1~5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从本质上说,让小学生分享自己的游戏参与感受,属于小学生的自评活动,而这不仅可让小学生了解数学教育游戏的意义,还可帮助笔者了解小学生参与游戏的学习情绪与态度,掌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待学生分享结束后,笔者会通过练习检测、谈话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师评价,反思教育游戏是否促进了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游戏存在的不足,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等多个问题。
总而言之,教育游戏可实现寓教于乐,让一年级小学生以游戏展开数学学习,可充分开发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使其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在教育游戏的引导下,小学生也会自发开动脑筋,思考获取游戏成功的最佳途径,只要教师能够将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便可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萨.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2]裴敏琼.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7,(2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