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论文(优质3篇)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论文 篇一: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方法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享受音乐的乐趣,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音乐教室应该布置得温馨而有趣,充满音乐元素的装饰品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此外,教师应该尽量减少压力和评价,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当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和自由时,才会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音乐会或音乐节,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演出,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实践是学生发展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合唱团、乐团或合奏小组,让学生有机会合作演奏,体验音乐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自信心。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进而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方法包括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培养音乐实践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让他们在音乐中发现快乐、感受美好,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论文 篇二: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学策略
创造力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关键。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表现性,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将探讨几种音乐教学策略,以促进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例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没有旋律的音乐,让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适合这段音乐的旋律。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发挥,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表现力是创造力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表现性强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舞动,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以让学生用声音、乐器或身体语言表达一段音乐的情感。通过表演和表达,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创造力。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创作是创造力的最高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创作性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一段旋律、一首歌曲或一段音乐故事。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同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音乐教学策略包括培养音乐想象力、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作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中发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论文 篇三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论文范例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骨架。没有节奏,旋律就不能存在,音乐也就无法表达,所以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达尔克罗斯认为“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节奏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重视节奏训练,尤其是从低年级最基础的节奏入手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经验,对低年级基础节奏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利用游戏,激发兴趣,训练节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音乐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和认识规律,将各种节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启发教学,能使节奏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节奏,启发学生模仿火车叫、乌龟走(× —)、大象走×、小兔跳×× ××等;再在琴上弹奏有×—、×、×等组成的旋律来表现各种动物的走路形象,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得到形象的感性认识。然后,再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符号的时值:请一个学生慢走,再用一般的速度走,最后跑步走。紧接着把这些节奏编入音乐游戏的《钟》中进行巩固,并采用双响筒、碰铃、三角铁伴奏。
时针(三角铁)× — × —|× — × — ||
分针(双响筒)× × × ×|× × × × ||
秒针(碰铃)×× ×× ×× ×× |×× ×× ×× ×× ||
以六人为一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时针、分针、秒针,其他形式分别演奏双响筒、碰铃和三角铁进行简单的立体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节奏训练。
二、利用小时侯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
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色和你就含有生动、丰富而又美妙的节奏。儿歌、诗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儿歌、诗歌中学生熟悉的词句的朗读来进行节奏训练,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增强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 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 尖,
我在 小小的 船里 坐,只看见闪闪的 星星蓝蓝的 天。
另外,还可以变朗诵边用声势伴奏:
朗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拍手:0× × —|0 × ×—| 0 × × —| 0 × × —||
跺脚:× 0 00|× 00 0|×000|×000||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三、结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
律动教学是“动”的艺术,是通过身体各种韵律动作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或启发儿童设计生活中熟悉的动作,伴随着音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仅能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也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素质的目的。如教学律动《愉快的梦》时,让学生手拉手、背靠背、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曳,体会音乐表现的意境,再创作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小碎步、波浪手等),对学生进行舒展、轻盈的三拍子韵律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奥尔夫的声势教学如拍手、点头、耸肩、跺脚等动作,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进行即兴表演。既能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又能启迪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合表现力。
四、运用自制乐器进行节奏训练。
运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想象力、表现力,也易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作欲望。
在平时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各种废旧的材料自制打击乐器。用易拉罐装上碎石子制成沙球,用啤酒瓶盖做成串铃,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制成具有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等,这样,学生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就高涨了。如在唱熟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后,把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学生边唱边拍节拍;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第三部分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即兴表演。
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时间,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五、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听后拍出节奏。
先由老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其它学生摹仿出来。
2、给出几组节奏型让学生进行创编。
例如:① × × ② ××× ③ × × ④ ×××× ⑤×O ×O⑥ × —。
先要学生一一把节奏型边读边拍出来,然后给出拍号,让学生进行简单创编。
3、指导学生用语言来表示节奏。
例如:①我叫张小明,她叫王春红
②鞭炮声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总之,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中最基础的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低年级抓起,选择有效的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