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方向论文(实用3篇)
外科护理方向论文 篇一
标题: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措施
在外科手术中,感染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正确的手卫生是感染控制的基础。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正确洗手,并使用适当的洗手液或消毒剂。手套也是必需的,在每次接触患者或进行手术操作前后应更换手套。此外,护士还应注意自己的手指甲长度和清洁程度,以避免细菌滋生。
其次,外科手术中的环境清洁是关键。手术室和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环境。手术室的空气质量也应受到监测和控制,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护士在手术准备和清洁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确保手术器械和手术室的清洁度。
另外,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措施。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型和药敏性测试结果进行选择,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给药。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任何不良反应或变化。
最后,外科护理中的伤口护理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护士在更换伤口敷料时必须使用无菌技术,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及时报告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或疼痛。
综上所述,外科护理中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正确的手卫生、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伤口护理。护士在外科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熟悉并遵守相关的感染控制政策和操作规程,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外科护理方向论文 篇二
标题:外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策略
外科手术常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疼痛,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延长康复时间。因此,在外科护理中,合理有效的疼痛管理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术前教育是疼痛管理的重要环节。护士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疼痛感受,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同时,护士还可以向患者介绍各种疼痛缓解方法,并指导患者在术后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物。
其次,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是疼痛管理的关键。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和给药途径。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药物的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给药频率。
另外,非药物疼痛管理方法也是外科护理中的重要策略。护士可以通过应用冷敷、热敷、按摩和放松技术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此外,心理支持和音乐疗法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受。
最后,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并及时记录和报告任何异常情况。护士还应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疼痛缓解效果。
总之,外科护理中的疼痛管理策略包括术前教育、合理使用药物、非药物疼痛缓解方法和密切监测患者反应。护士在外科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供安全有效的疼痛管理服务。
外科护理方向论文 篇三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策略将166例以动-静脉内瘘
为透析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为(19.34士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53士3.02)分,差异有统计学作用(t=6.9273,P=0.00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5%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432)。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维持性血透患者掌握动-静脉内瘘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干预
动一静脉内瘘是经外科手术将表浅毗邻的动静脉作直接吻合,使静脉血管血流量增加,管壁动脉化形成皮下动一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最常用的血液通路,被称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
但由于出血、感染、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内瘘的使用。
我院于对行动一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选20**年1月至20**年6月在我院行动一静脉内瘘术为透析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6例。
排除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
将1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83例:男性51例,女性32例;年龄36-70岁,平均(50.13士9.27)岁;文化程度:大学20例,中学41例,小学22例;透析年龄2-6年,平均(4.56士1.21)年;原发病:肾小球肾炎49例,高血压肾病34例;造瘘部位:高位25例,低位58例。
对照组83例:男性53例,女性30例;年龄36-70岁,平均(51.02士9.88)岁;文化程度:大学21例,中学42例,小学20例;透析年龄2-6年,平均(4.25士1.36)年;原发病:肾小球肾炎47例,高血压肾病36例;造瘘部位:高位26例,低位57例。
两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龄、原发病、造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训学作用(P>0.05)具有可比性。
1.2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瘘护理、病情观察和饮食运动指导等。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①资料管理。
建立动一静脉内瘘病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方式、原发病、造瘘部位、内瘘知识掌握程度等。
②健康评估。
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和交流,分析其存在的容易导致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③心理指导。
说明动一静脉内瘘的'必要性及作用,告知术中配合策略,让患者适应角色,以正常的心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④保护伤口及造瘘肢体。
指导穿刺口的观察及出血的紧急处理策略;保持局部伤口清洁干燥;术后造瘘肢体保持伸直,不屈肘,造瘘侧肢体位置高于心脏位置,避开提重物;局部注意保暖,衣着宽松,避开在造瘘侧肢体测量血压及静脉输液及受压。
1.3观察指标①评估内瘘知识掌握情况。
内容包括: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内瘘知识的掌握情况,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造瘘伤口及造屡肢体的保护策略、穿刺点出血的紧急处理策略、造瘘侧肢体功能锻炼策略、肢端循环的观察策略、
用药知识共6项内容,每项内容分4级计分(4分:完全了解;3分:比较了解;2分:一般了解;1分:不了解),满分24分,得分越高,掌握越好。
②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出血、肿胀手综合症、感染、血栓形成)。
1.4统计学策略。
采用SSP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5为差异有统计爹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观察组知识掌握为(19.34士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53士3.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t=6.9273,P=0.0000)。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432)。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末期患者延长生命、提高存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措施,血管通路的建立则是进行血透的必要条件,资料显示[2],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则其费用较使用插管者少,且进行透析后的存活率高。
但由于术后出血、肿胀手综合征、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内瘘的使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内瘘知识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32),说明针对患者的需求,结合患者的年龄、文化及家庭的经济情况等为患者建立健康教育档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并发症的能力,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念嫦,罗春晓,钟贵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栓塞的理由分析及护理策略[J]海南医学2008,19(7):45-46.
[2]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1138.
[3]王周勤,白咏梅,杨海宁,等.系统化健康教育在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9):705-70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