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论文参考文献【通用4篇】
水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一
标题: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摘要: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水污染防治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展望
引言:水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焦点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各种防治技术。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正文:1. 传统水污染防治技术
传统水污染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悬浮物分离和固液分离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氧化、沉淀和吸附等处理。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传统水污染防治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微量有害物质以及复合污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新兴水污染防治技术
为了克服传统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局限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新兴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其中包括膜分离技术、电化学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膜分离技术通过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和浓缩。电化学技术则是利用电流和电势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高级氧化技术则是利用活性氧和自由基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这些新兴技术在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微量有害物质以及复合污染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望: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任重而道远。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技术的集成和优化,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应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更加高效和环保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此外,还需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论: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运用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环境质量。未来的研究应注重技术的集成和优化,加强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水污染防治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Guo, J., Yu, H., & Liu, Y. (2018). Recent advances in adsorbents for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5(29), 28387-28399.
2. Wang, J., & Li, X. (2019). A review on emerging contaminants in water: Detection, treatment and regul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358, 1170-1188.
3. Zhang, Q., & Liu, H. (2020).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389, 124504.
水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二
标题: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防护措施
摘要: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综述了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同时,本文介绍了一些水污染防护措施,包括水处理技术和个人饮用水安全措施,以提供对水污染问题的进一步认识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水污染、人类健康、危害、防护措施
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1. 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水污染导致水中出现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神经系统损害和免疫系统抑制等。此外,水中的微生物污染也是导致水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与人体暴露水污染物的途径和剂量有关,因此,加强对水环境和个人饮用水的监测和治理至关重要。
2. 水污染防护措施
针对水污染问题,人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首先,加强水处理是防护水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其次,个人饮用水安全措施也十分重要。个人应注意饮用水的来源和质量,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此外,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也是防护水污染的重要环节。
展望: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合作来解决。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水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估,进一步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同时,应加强水处理技术和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安全性。此外,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度,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污染防护工作。
结论:水污染是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要环境问题。了解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水处理和个人饮用水安全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同时,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和认识度,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污染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Prüss-Ustün, A., & Corvalán, C. (2006). Preventing disease through healthy environments: Towards an estimate of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of disea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 Silva, C. P., et al. (2019). Water pollution, and human health. In Environmental Health-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Practices (pp. 79-96). IntechOpen.
3. WHO. (2011). Guidelines for drinking-water qualit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水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三
[1] 郝春博,王广才,董建楠,张倩,蔡五田. 石油污染地下水中细菌分子生态学研究[J]. 地学前缘. 2009(04)
[2] 吕吉利. 生物碳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海水石油污染[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3] 徐美,李纪人,黄诗峰,庞治国. 从全国水环境数据库看中国水环境状况[J]. 水科学进展. 2004(05)
[4] 张汉波,段昌群,屈良鹄. 非培养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 2003(05)
[5] 席劲瑛,胡洪营,钱易. Biolog方法在环境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J]. 微生物学报. 2003(01)
[6] 黄立南,屈良鹄,陈月琴. rRNA技术及其在分子微生物生态上的应用[J]. 微生物学杂志. 2001(01)
[7] 武俊,徐剑宏,洪青,刘智,张小华,李顺鹏. 一株呋喃丹降解菌(CDS-1)的分离和性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02)
[8] 张倩. 典型石油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中国地质大学2009
[9] 张晓阳. 陕北石油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0] 赵丹. 井水位的气压效应特征及其对含水层参数变化的指示[D]. 中国地质大学2013
[11] 方慧娜. 利用地下水位气压效应反演汶川地震前后含水层参数的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2013
[12] 王金维. 由井水位的固体潮效应反演含水层参数[D]. 中国地质大学2013
[13] 卢忠阳. 干旱区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2012
[14] 崔碧霄. 三种灌木对土壤石油污染的生长反应与生理响应机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15] 陈亮. 铁渗透反应格栅下游水化学环境变化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3)
[16] 余素林,吴晓磊,钱易. 环境微生物群落分析的T-RFLP技术及其优化措施[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06)
[17] 路青艳,李朝林,李涛. 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05)
[18] 王业耀,孟凡生. 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 2005(02)
[19] 卢莉琼,徐亚同,梁俊.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生态研究中的应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4(06)
[20] 王美. 微生物在生物栅处理景观水体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水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篇四
[1] 李昂. 污泥堆肥过程中污染物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响应关系研究[D]. 沈阳大学 2014
[2] 邵雪. 耐盐菌的特性强化及其研究[D]. 东北大学 2012
[3] 梁晨. 紫外诱变毒死蜱高效降解菌的`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4] 张芷毓. 厌氧产酸相中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原菌协同产酸脱硫试验研究[D].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5] 张连杰. 金属矿山开采引起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2013
[6] 周杰. 原油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强化与共降解处理方法研究[D]. 西安石油大
学 2013
[7] 王琳琳.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甲基对硫磷实验研究[D]. 东北大学 2011
[8] 王丽香,吕家珑,庄舜尧,胡正义. 我国东部河网地区土壤与河道底泥对磷的吸附特性比较研究[J]. 土壤. 2009(03)
[9] 王淞,林香民. 模糊数学在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能源与环境.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