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论文【优秀6篇】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篇一

论孔子的仁道思想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道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将探讨孔子的仁道思想的内涵、特点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仁道思想;内涵;特点;影响

一、引言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的仁道思想。

二、孔子的仁道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仁道思想是他对人类关系和道德伦理的思考总结。仁道即仁义之道,强调人的善良、仁爱、亲和和正直。孔子认为,人类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通过修身养性、学习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格完善。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要建立和谐的社会,个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并通过行为来实践仁道。

三、孔子的仁道思想的特点

孔子的仁道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孔子认为,个人要通过修身养性、学习进步来实现自己的道德完善,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其次,注重人际关系。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个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互相尊重和帮助。再次,追求社会和谐。孔子强调社会的和谐发展,认为只有社会和谐才能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和个人的幸福。最后,强调仁义道德。孔子认为,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仁义道德的准则,注重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四、孔子的仁道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孔子的仁道思想对中国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道德一直是重要的价值观念。孔子的仁道思想为中国社会奠定了道德伦理的基础,提倡了亲和、仁爱和正直的行为准则。对于个人而言,孔子的仁道思想鼓励人们修身养性、学习进步,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孔子的仁道思想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和教育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结论

孔子的仁道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对中国社会和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仁道思想强调人的自我完善、人际关系、社会和谐和仁义道德,为中国社会奠定了道德伦理的基础。同时,孔子的仁道思想也鼓励个人修身养性、学习进步,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篇三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同时,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哲学渊源;探究

  人类文化的产生伴随着人类演化过程的信息传递,天地万物的讯息产生并融汇渗透就形成了文化,而文化是独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和渗透。从词源来看,“文化”一词本意为耕种、养育、培育、发展和尊重。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①《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化为变化、变易、造化”。文化从本义来看是指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和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传承演化进程中形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通过不同的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形态来呈现的各种民族风俗、文明和精神的总称。

  一、修身文化内涵探究

  中国传统文化的开端就以儒家学术为奠基,形成了一整套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即“仁义礼智信”等,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以此为基础发展为一整套趋于完善的传统文化体系。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对每个人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就是修身文化。修身文化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它以“人性之善也”(《孟子告子上》)、“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的思想为出发点,以“圣人之德”(《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古圣先贤”(《红楼梦》)为个人修身目标,展现了内涵丰富的修身文化体系。中国修身文化起源于人的原始体验,是以人生实践为起点的,进而发展和演化为一种专门之学。

  二、修身文化的哲学渊源

  中国哲学以儒、释、道三家影响最为深远,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是深深地铭刻于国人的精神“心底”。修身文化源于中国哲学儒学思想,更是受到儒学思想的深远影响。中国哲学从个人生命体的构成分析人和宇宙,认为一个生命体的诸多构成,与大宇宙息息相通于实存性的小宇宙之中——身体。②“敬身为大”(《礼记哀公问》)的“根身”文化经过历史淘洗和积淀,最终得出了“即身而道在”(《尚书引义》)的哲学抽象。“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章句上》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正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是儒学的身体观。天人合一即为人道合一,天地为吾父母,民众为吾同胞,万物为吾朋友,寰宇之一切无不与我相关,一切道德活动都是个体应当承受和实现的义务。“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是体承一道,合二为一的整体。对于修身来讲,只有超越了个体小我,行仁义,尽人道,才能合乎天道,入圣域。所以,“至善”一旦落实到了“敬身”,对身体的至高膜拜就生命化了、宇宙化了、哲学化了,“不亏其体,不辱其身”(《礼记祭义》)、“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大雅烝民》)的格言,尊身、贵身、正身、守身、洁身、致身的信条,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修身提高到人生哲学的高度。中国哲学以修身为体道过程,以修身为通天理为途径,强调了修自身即为悟宇宙之道、即为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见,中国哲学对修身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深远影响。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在讨论天与人的关系时是将二者相分离的。在西方哲学看来,个体人是在与宇宙自然的搏斗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由于天人相分,西方哲学从此就衍生出一系列的二元并立——心物并立、人神并立、主客体并立、神人权并立、自然观与人生观并立,理性与非理性并立、事实与价值并立、自由与必然并立等等。正是基于这种观点,西方哲学就要分别研究自然本体和人的认识。西方哲学更多的关注是理想世界里的现实人。什么是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制造工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等。而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本质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修身”即为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自我改造”,即通过个人实践来改变自我,使个人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更能适应客观世界。通过中西哲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修身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甚至我们可以说:修身文化是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尤其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哲学的浑厚历史积淀为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牢固根基的作用。而且,中国哲学中修身文化自始至终突出和强调实践之行,即“礼,履也”(《说文解字》),这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内涵相溶互通。所以说,修身文化源于哲学,而且修身文化又纵横于中外哲学和古今哲学。

  注释: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

  ②康怀远.中国修身文化的和谐意蕴与当代教育价值[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5):86.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篇四

  一、当代中国哲学的界定

  大致说来,“当代中国哲学”基本上有三种意谓:其一,是从当代中国传统哲学层面上使用,多出现于中国哲学(史)界的文章中;其二,是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层面上使用,更多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或哲学原理界的文章中出现;其三,是广义的概念。把当代中国哲学当作一种总汇性概念,指称当代中国存在着的各种哲学理论,包括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从逻辑周延性方面考虑,似乎第三种意义上的当代中国哲学要更加合理一些。当代中国哲学应该说就是当代中国哲学家们所探索、所研究的哲学理论,这符合研究主体的角度,所以本文采纳第三种界定。

  二、中国传统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诚然,笔者不是要否定中国传统哲学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将来如有新哲学,必与以往儒家哲学有多少相承之关系,必以中国固有的精神之思想为基础。”他强调:“在哲学,须根据本国先哲思想之精粹,及现代世界思潮之大流,重新建立一个伟大的系统,作知识及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我们所要反对的是将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替换成传统哲学的阐释,这种思维方式是缺乏创新的。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僵化地看待中国哲学,缺乏发展的眼光。殊不知,只知道引经据典、援引历史,并不是对当代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化对时代的推动作用一定要结合社会需要。传统哲学要与当代社会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摆脱思维禁锢,才能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其实,在我们大力重构中国哲学之时,西方哲学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就出现了危机。当时,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给确定者以不确定”的批判运动。对科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乃至整个西方文明都加以批判。斯宾格勒在20世纪初有本著作《西方的没落》,可以体现当时社会上的批判思潮。从20世纪初至今,各种反映西方文明衰落的研究不断涌现。这其中也包括对西方哲学的担忧。但是,与今日建构当代中国哲学有所不同,西方哲学在面对危机时,并没有退回到经典本身,没有对古希腊哲学思想进行不断的诠释。这种做法似乎表明西方的批判是不彻底的,没有追根述源。实际上,西方世界在批判中寻找的是当代人灵魂深处的危机,不断丰富西方哲学的内容,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类别。这恰好说明:西方人的批判倾向于产生肯定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的。

  三、西方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

  以冯友兰先生为开端,学者们大都批评中国传统思想范畴逻辑模糊,追求系统化、清晰化成为重建中国哲学的必走之路。可是值得商榷的是,在逻辑化、系统化的背后隐含的是客观与可测性等预设,这一类预设可以说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在精神和整体风貌的。当然,冯友兰认为历史上的中国哲学并不是完全没系统。他指出中国传统哲学有“实质的系统”,只是缺乏“形式的系统”而已,此一说法被后来学者广为使用,似乎已成为不辩之理。所以,以冯友兰为代表的学者普遍认为要重建中国哲学,必须用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法来提升中国哲学,从而在形式上找到系统性。这一类学者认为:中国哲学内容虽为丰富,但太过零散,太为神秘。这使对其的研究很难规范性和程序性。所以西方分析哲学的思维是补救中国哲学的不贰法宝。

  表面上看,这个做法似乎很受用,拿西方的分析哲学来提炼中国哲学体系。问题在于中国哲学不像现代化建设这般逻辑和可操作,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要同“注重逻辑论证”的分析哲学相融合,是否会使中国哲学失去本身的特点和精神?这中间又有多少矛盾?其实,当有人说一种哲学是“神秘的”时候,实际上在说者心中已经预设了一个“理想的”标准。中国哲学往往被称作是神秘的。这种判断有意无意地带有某种贬义色彩。有些学者指责中国哲学的严重不足是:普通大众被排在哲学门外,因为只有少数有悟性的所谓天才才可以领略中国哲学的精神。这种特点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哲学的发扬与推广。毕竟社会中所谓的天赋极高的人是屈指可数。以上的指责不无道理,但也会产生质疑。作为追寻智慧的哲学,若人们只要通过培训都可以掌握,那中国哲学就会沦为一种操作技术,未免太为肤浅。虽然西方分析哲学具有技术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但其在研究上绝不能没有“专家”,也并不是寻常人都可以驾驭的。所以,从能否大众化角度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恰当,是荒谬的。事实上,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建构不能简单的套用西方哲学体系。于是,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问题:一方面,将西方的哲学理念套用在中国哲学内容上,找出中国哲学对应的西方哲学体系,如此产生的结果只是中国哲学的西方化,很难体现出中国哲学固有的精髓。另一方面,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哲学,更多意义上只是建立了一种便于大家理解和接受的路径,使中国哲学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可操作,而不可能建立中国哲学本身。毋庸置疑,中西方哲学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文化传统,二者应该各具光芒。

  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中国哲学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方向。我们在建构中国哲学的同时既不能丢失自我,也不能脱离时代。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的更应该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应该独立于西方哲学而存在。正如郑家栋教授所说,“中国哲学是否真正具有中国的魂魄,从而能够对于人类的当代境遇及其问题做出某种原创性的回应,而不只是成为西方哲学的赝品与应声虫。”和合才是整合世界各国哲学的根本出路。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我们需要尊重传统哲学,它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不能使其淹没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哲学新文明的建设,必须结合我国自身的发展状况及人们思想中的困惑,让中国哲学在当代也能抚慰现代人的心灵,促进社会的进步,从而具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篇五

  陆建猷教授《中国哲学》一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分上下两卷,洋洋70万言。从书名看其勺容,其不离传g和视域,但却仿佛是与一般讲中国哲学史的体例大有不同。据说,陆教授还有一本专门讲中国哲学史的书,与《中国哲学》构成姊妹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我们将拭目以待。本书篇首是内容简介。大抵作者此书是“一部与‘中国哲学史’体制相对而反映中国哲学之学理形态的文本”。作者认为,“中国哲学以民族特质的思维义理与概念范畴,表现其对哲学国际一般自具意义特性的品格支持,反映中国哲思主体的思维风格特色,昭示中华民族崇哲尚学的理性致思。”可见,该书宗旨是试图展示中国传统哲学的“学理形态”,力图“运用汉语义理而走出西方哲学表述传习,将原论至理汁味与现时人思需求接通”,以“超越曾经对中国哲学碎片化的理解”。

  早些年陆教授曾为研究生幵设有一门叫《中国哲学的学理形态》的课,可能此书即与此课程内容有关。其实,只要是从事中国哲学的科研与教学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按某些流行说法,虽说中国哲学博大精深,但其深层学理似很难以现代话语通俗传达出来。如此,那些历史上无数的贤哲大同小异的哲理思想和仿佛差不多的修养路数之间是否有一些共同点呢?那一本本卷帙浩繁的语录体著述彼此之间是否也有内在联系和共同思想轨迹?那些研究为数众多的哲学人物的各类论文是否有某些内容是相通的呢?可能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古老智慧怎能在当今时代学术条件下进行讲解和传承呢?这样的忧虑或多或少很可能就是“部分人的焦虑感、危机和困境意识及其‘合法性问题’(指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讨论)的自疑”(第1页)。笔者虽不曾为“合法性”问题去动太多脑筋,但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三十年来却不免有这些“忧虑”、“焦虑感”和“危机意识”。可喜的是:“这些忧患词语及其心藉”显然“时常激促着哲学专业工作者致力改变这一现况”。的确,在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人那里的这些忧思依然还是忧思时,作为专业哲学工作者的陆教授业已完成如此一部大作!简介之后,便是著名教授成中英的《序一》,和陆教授的博士导师张岂之教授的《序二》’。二位教授均对该书作了肯定。张先生认为,陆著坚持“中国哲学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由于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才能获得学术卜.的成就”,该书的完成“标志着他的研究只是一个开始”。成教授则说:“我必须要说,陆建猷教授写了当今的一本极有创建性的中国哲学之书。他的阐述的方式及其丰富的内容把中国哲学的宏观研究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正是鉴于其著之“创建性”和“非常卓越的贡献”,以及一个“标志”的“开始”,本评论将主题拟为“筚路蓝缕开生面”。探寻中国哲学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是该著主题。相应的是纠正百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多史少学”、“以史代学”,或“‘中国哲学史’一路而单边的强势传习发展”(第7页)和“史与学混同”(第8页)的现状。在回望百年中国哲学研究,特别是诸如谢无量、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侯外庐、牟宗三、劳思光、成中英等的研究之后,陆教授申论他对哲学与哲学史关系上的观点。在陆教授看来,学科应以学与史兼备示其健全,而“学”显然是突出学理,“史”则偏重学理演进的历史。二者的关系应是“先学而后史,学是史的本体,史是学的进程”,尤其是“学理形态应当自体呈示逻辑进程,而非没有自我实体的发展进程”。因之,“哲学的学与史是哲学科目本质统一性下的两个性质差别的异域”。(第7页)还说:“哲学之为学科的机体,本然地包含着哲学之‘学’与哲学之‘史’的差异性论域^哲学之‘学’是哲学之为学科的学理形态自体,它是决定哲学之‘史’的实体质素。”(第15页)由此自然涉及黑格尔“哲学史本身就应当是哲学的”那个著名的思想论断。这个思想后来又以“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命题而广泛流传。在陆教授看来,“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个命题成立的条件是有限的。它不能掩盖二者有区别的事实。我们并不能因此把哲学归结为哲学史,也不能把哲学研究局限于哲学史研究。从这里,作者试图开出他的《中国哲学》的立根之基来。陆教授说:“学术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地开新其生机途道。应世之需与综合创新是《中国哲学》生成的动因条件。”(第8页)该书比照一般哲学所关注的问题域而论中国哲学的所谓理论论域,也同时就是中国哲学之“学”所关注的问题。

  除了绪言和结束语外,作者大体以此为依据将中国哲学的“学”分为本原论、格致论、名辩论、美识论、伦理观五大板块,各板块有概述,且每个板块也工整地区分为六章,全书共三十章。分述先秦诸子百家、儒、释、道各家哲学思想,而以六经之首《易经》作为全书之开篇。不仅如此,陆教授还将他所思考编排的板块、章名和节名分别称之为“宏观的板块论域”、“中观的致思问题”和“微观的语义概念”三个层次。于此我们看到该书特殊的逻辑结构。陆教授说:“宏观的‘板块论域’进向中观的‘致思问题’,中观的‘致思问题’在(再)进向微观的‘语义问题’,是中国哲学现实学理形态的层次结构逻辑链。”(第17页)又说:“篇名意义的‘板块论域’、章名意义的‘致思问题’、节名意义的‘语义概念’是中国哲学现实学理形态的主体质素要件。论域、问题、概念的等差层阶,坚实地组构并支持着中国哲学大系及其学科理念运动的法则性。论域、问题、概念是哲学的形态质素,也是哲学之为学科合法性的实体部件”。这是说根据“论域”划分板块,而以“问题”构成不同的致思路径,以“概念”区分语义。论域、问题、概念就不仅成为构成横断面的《中国哲学》板块与板块、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内在逻辑,且它们又纵贯性地是论域、致思、语义间相互联系的环节。陆教授严厉批判无视中国哲学现实学理形态存在的错误看法,以及那种轻鄙中国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的不适之言。他说:“人们似乎不应该设想某个民族国家的哲学史不合法的问题,倘若执意拟设这一表示少数哲学工作者奇思妙想的‘问题’,那就需要等待他们拿出地球表面确实存在着‘生活着而无思想’的人类证据,同时还需要回答地球表面以思想为本质的哲学是否必要与某洲某国哲学相一致的终极难题!”.

  此外,《中国哲学》还有两大特点:一是特别突出中国哲学是关于智慧之思的学说的思想,二是强调中国哲学的美识论和伦理观。陆教授在很多地方谈到中国哲学或哲学的根本属性问题。如其云:“哲学的本质是思想”(第17页);“哲学昭示着民族国家的理论智思”(第28页);“中国哲学即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智慧之学”(第1页);哲学是“精致的概念思维的学科”(第16页),还说:“哲义涵摄主体思维认知与经典认知与经由认知致取的知识智慧”(第13页),等等。最后,他仍是将中国哲学还原为一般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哲学国际一般意义下悠久辉煌的传统的国别哲学”(第17页)。中国哲学是否突出知i只问题,有不同认识。但陆教授突出此点是有原因的。一是他认为中国哲学也只是“哲学的国际一般",一般哲学注重知识,当然中国哲学也理应如此;二是陆教授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南宋的四书学”,其自然接受朱子解《大学》的方式。关于中国哲学的美识论和伦理观两板块占了全书下册,近三百页。作者认为,“美识论是中国哲学学理形态的审美之域”(第21页)。伦理观的根本是如何实现社会公正的问题。“实现社会公正是领导主体对于社会进步的公共职责”(第494页)。如果说美识论稍多地关注到道家与佛教的话,那么,伦理观中更多阐释和介绍的是儒家的伦理观。

  总之,《中国哲学》一书不是随意之作,无论从其花费十余年时间上看,还是从思想逻辑的建构方面看,都是如此。当然,本书也存在仍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首先是存在着难以完全划分在五大板块中的某些问题,也有多板块同时并存的某一问题。比如,“言意之辩”就不免既可被当作属于格致论,却又仿佛属于名辩论。作者并未明确交代究竟在何意义上属于格致论,又在何意义上属于名辩论。再比如,虽同属于名辩论的名辩逻辑问题,在诸子那里的具体表现有很大不同。儒家将之转化为“正名”乃至“名教”问题,就与政治和社会教化、教育紧密相关,与名辩思潮中的名家及后期墨家单纯重视思维逻辑有很大区别,但作者似未对此作出特别说明。其次,在某些思想叙述时,对其复杂性的分析仍待加强。比如,“美识论”中将老子的所谓“美恶相生”这种相对主义论调有肯定的叙述,却未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此外,书中还有过分引证同一内容,阅读上会造成重复的印象文字表述也非标准的现代白话,易生歧义。但总体上瑕不掩瑜,望读者诸君明鉴。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篇六

  “对于华裔美国作家来说,中国既是荣耀、资产,也是耻辱、包袱。”这种矛盾也充分体现在华裔作家的写作上,产生了他们在有关于中国叙事中骄傲与屈辱、自大与自卑、认同与拒绝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尽管华裔作家在创作中对自己传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表现得不尽相同,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华裔群体在中美两种文化碰撞中的生存及对命运的思考。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就是其中一位代表,她的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中国情结和中国文化意识极具感染力。

  她于2008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向我来》更是以其女性的细腻情感和审美趋向,记录了第一代华人在北美社会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迫下,如何追寻自身的文化归属及认同感的。出生在广东省的梁有信自小被卖到金司徒家当养子,成年后他在养父的安排下,以杰克满司徒的身份来到美国,成为一名屠夫。不久,杰克便爱上了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竹心姑娘乔伊斯,但杰克知道,爱情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得到的奢望;因为在养父的胁迫下,杰克必须与养父的女人假结婚,好瞒过移民局的调查。

  但是乔伊斯很快怀孕了,一向沉默隐忍的杰克开始公然反抗养父,要求解除假婚姻;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杰克只好向移民局坦白了自己的假身份。然而反抗后的杰克却没能摆脱作为契纸儿子的命运,在金的报复下,他失去一条手臂,乔伊斯更是在此时撇下嗷嗷待哺的女儿维拉,无情地离开了他。但是美国移民政策的压迫、纸契父亲的贪婪无耻、虚假的婚姻枷锁,一切背叛、贫穷与饥馑却并未让杰克沉沦,他开始以另一种姿态来对抗种种磨难,保持着自己心灵的健全与纯洁,并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读过此书的人,莫不有感于杰克在“自我坚守”与“自我改变”的生存选择中对中华文明及自身文化的定位和追寻。杰克是矛盾的:中国和中国文化是他在异国生活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但同时也是他在美国受到排斥、感到屈辱的根源。但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杰克寻找自我、适应环境的精神依托,我们能清晰感觉到杰克作为单薄的个体忍辱负重地融入他者文化过程中无法摆脱的中国情结。可以说,杰克的每一步都是故国家园在异国土地上的继承与延长。

  一、儒家思想

  细读文本,读者会发现杰克的前半生几乎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儒家中的伦理观。《礼记》一贯强调父亲的权威,要求儿子对父亲:“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父母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在养母的教导下,“从小就对着司徒金的照片行父子之礼”的杰克深受这种“父为子纲”观念的影响。司徒金让他干最脏最臭的活,把他当做赚钱的工具,借他为自己娶妻,杰克都默默承受了。他遵循着父父子子的伦常,“金,是我唯一的父亲,家庭之道是我的生存之本。”“无论是契纸关系还是血缘关系,我都敬重我的父亲。每个新年,我都会去看望他,祝福他。每个中秋节,我都会送上一盒月饼,每个冬至,我都给父亲送上一篮冬橘。这是应尽的礼节,我一一遵循。”作为个人,杰克更是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礼制规范自身,他“自食其力,靠自己的汗水、自己的双手为生,从不惹麻烦,从不浪费。

  一个出苦力的人是不该梦想着开奔驰车的……我从不奢望自己的得不到的东西”。就连对司徒金的反抗、向美国移民局坦白,杰克也是受儒家家庭观推动的。“在中国人眼里,家是责任、义务、忠诚,是一切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基础,是一切人类关系的根基。”对于身处异乡身份缺失的杰克,家更是一切:“谁不想要一个家?…我们这些中国小子,都得找到自己的根,不然就会像枯木一样腐去。”爱与性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家庭的保障,一切都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物,太缺乏实质性。也正因为这样,即便得到了乔恩斯,杰克依然坚持要结婚,坚持乔恩斯“以爱家人一样的方式来爱他。”很明显,儒家的家庭观对杰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是自小就生在美国的乔恩斯所无法理解的。

  “我想要照顾乔恩斯和孩子,我想要一个家,”杰克说。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在美国的合法身份,不惜和自己的契纸父亲反目成仇。杰克试图用儒家礼教在异土寻找自己的希望之乡,但过分强调责任与服从的儒家已成为他沉重的负担,成为他的精神压抑的根源:“责任与服从,这是儒教给我下的咒”。因为责任,杰克默默隐忍了一切;因为责任,杰克拼尽全力想给乔恩斯和孩子一个家;因为责任,杰克失去了身份、失去了左臂。司徒金的报复不但砍去了杰克的左臂,也砍断了他对儒家礼教的信任“我从来没有觉得这么迷茫过,在我的身后,没有法律,没有爱的指引。”。此时的杰克又将以怎样的生活姿态活下去?他能够保持自己心灵的健全、纯洁,以免于因种种磨难而备受的困扰吗?

  二、道教生存哲学

  失去手臂后的杰克似乎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一种介乎和平、容忍、知足之间一种既不沉溺于尘世又不逃避现实的人生之道。此时的杰克若水一般,具备了无限的忍耐力,以慎重的理性、宽宏的气度、和平的性情对待人生。杰克是弱者,但对于他来说,却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总有一天,所有无法忍受的事都会像星期三下午四点的冰激凌一样平常,所有你害怕的事都将变得可以忍受”。也正是这种柔弱却豁达的力量,让杰克与生活恰和起来。欺骗、压迫、苦难重充裕着杰克的一生,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声嘶力竭的绝望,而是一个在经历过大风大雨后的静观人生。他劝导一心要为父报仇的依琳:“放开双手吧,以宽容之心关上仇恨最后一扇门,只有这样,你才能够释然。”最终,伊琳放弃仇恨,开始了新的生活。而他对于女儿维拉的态度,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家长作风。

  他不横加插手女儿的事,但总在维拉最无助的时候帮助引导她:“孩子,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但只要你需要,父亲会给你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尽管父女之间有着种种隔膜、尽管维拉埋怨父亲的逆来顺受,但杰克的温情与理解最终让他们跨越了一切的鸿沟。维拉在经历了种种人生沧桑后,最终转头回望父亲,从父亲苦难的经历中汲取无尽的力量:“沉默的父亲是最安全的父亲。”(20)杰克也许无法决定和改变命运,但在漫漫人生中,却能静默地克服种种挫折。正是这种“自然而不争,不择地而流”的达观使得他在现实人生中得以超脱,在逆境中求得精神上的和谐。除了柔弱的力量,道教还为苦难中的杰克准备了另一剂止痛药,那便是如何追求快乐。我们要怎样去享受人生?谁最会享受人生?

  小说给予了我们答案。“活在当下,也许这件事我们做不到,但我们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来找寻快乐。”磨难过后,杰克看到了生活的愁苦和失败,看到了贫穷、疼痛、苦恼和死亡的无助,但正是有了这种意识和现实感,杰克才能深切地去追求快乐的人生:“快乐才是人生的真谛。

  为了快乐,一切的努力都值得。”幸福是脆弱的,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因此所欲求的只是足以令他快乐的东西。乔恩斯离开了,伊娜、薇拉的爱同样让他感到快乐。这个尘世是寂苦的,在这里,没有法律的保障、没有身份的依托,生命时刻受着疾病、疼痛、苦恼和死亡的支配,但这个非此非彼的尘世却是杰克无法逃离的,对于他来说,即便自己只是这个尘世过路的旅客,即便这个尘世是一个黑暗的地牢,他也得快乐的活着。他告诫女儿:“快乐便是一切,没有什么值得你不快乐。”杰克以这种达观宽宏的怀抱、温和的心境在困境中乐天知命地生活着,深切地感受追求幸福。万物之至柔,无论如何遭遇,杰克平静的生命,永远无扰长流。“日子在渐渐好转,我继续前行。即使有岩石阻挡,水也照样流淌”。

  三、结语

  也许有人会认为杰克是个“逃避主义”者,但事实并非如此!作为第一代移民,杰克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事最被人轻贱的职业;不但受到排华法案的歧视、白人无形的迫害,还要忍受身边人的背叛、盘剥。这是在怎样的一种缺乏信任、充满怀疑的环境中夹缝求生!待下去、活下来,这是杰克一切生活的归结点。是的,杰克是美国边缘人群的一员,他有着寄人篱下的忍辱负重,在文化碰撞中遍体鳞伤。但无论如何杰克毕竟活了下来,颠沛流离、受尽欺凌,却依然能立足生根。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道教宣传的忍耐力,至柔之道,及模棱两可的快乐观中他也最终寻找到了历史的归属感,有了文化栖身之地。

  这是一种民族力量,势必是不可抗拒的。和杰克一样,对于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和华裔后代来说,这种种族和经济的双重压迫,这种对自身文化归属及认同遥无止期的忧虑无疑是萦绕在他们心头最大的痛楚。《向我来》一书中,人性的美好似乎已经沦为一种不健全的表现,价值选择已经混乱不堪,对生活最基本的追求都已是遥不可及。但作者却以忧伤却又行云流水般顺畅淡定的笔调将这种乱世中的痛苦、悲悯、无奈及忧伤化为对移民精神的传承。在她的笔下,就连苦难都成已为第一代华裔杰克中国情结、中华文化的衬托。《向我来》中,杰克最终在文化差异和文化碰撞下,找到了一种均衡的认同方式:他的善良、豁达、宽容及在困境中对美好的追求,似乎已超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寻找到了最后的融通。

  这种融通也最终容纳了他的经历和传统的所有方面,我想这也便是作者伍慧明希望借此作品最终传达的美好愿望。

相关文章

高校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策略【优选3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学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能够适应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培养化学人才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概念。所谓的绿色化学指的是对环境无害,或者是对环境友好的化学,...
论文2019-06-01
高校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策略【优选3篇】

论文标准格式规范(精彩3篇)

学术论文是指有系统的、较专门的讨论或研究某科学领域中的问题,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论文标准格式规范,供大家阅读查看。 中文题名 (二号宋体)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
论文2012-02-08
论文标准格式规范(精彩3篇)

企业面对人才流失应有的积极理念【精选3篇】

毕业 论文 当前,西方的企业家在对待人才流失的问题上已有很大的改变,但或许是由于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不同,中国的企业家们往往不能正视人才流失问题,或者虽有所认识,但在实际上难以办到,引发无数不必要的...
论文2011-09-02
企业面对人才流失应有的积极理念【精选3篇】

教务处工作总结【精简6篇】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务处工作总...
论文2011-04-01
教务处工作总结【精简6篇】

生物化学工程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

一、生物化学工程基础的课程特点及内容生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及传统生物技术,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结合典型产品的开发过程进行阐述,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生物技术发展和应...
论文2015-05-07
生物化学工程教学研究论文【精选3篇】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的论文【实用3篇】

企业管理就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的精密整合。企业的经营活动涉及诸多要素,包括人员、材料、资金、技术、信息、能源、市...
论文2015-04-01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的论文【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