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优质6篇)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一
大学通识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使其具备广泛的知识、宽广的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在大学阶段进行的一系列课程和活动。然而,当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分割、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首先,大学通识教育存在学科分割的问题。传统的大学教育体系往往将学科进行划分,导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清晰,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推行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跨学科教学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组织跨学科的讨论和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各学科的知识。
其次,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的大学通识教育往往以提供一些基础知识为主,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开放式的通识课程设置。开放式的通识课程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他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可以引入一些创新的课程形式和内容,如在线课程、社会实践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再次,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大学通识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考试,可以引入论文、项目报告、展示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学科分割、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推行跨学科教学模式、开放式的通识课程设置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大学通识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二
大学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首先,大学通识教育面临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由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学生往往对其中的某些课程缺乏兴趣,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增加通识教育的可选择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不同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同时,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大学通识教育面临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传统的大学教育体制往往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的培养。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同时,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再次,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社会认可度不高的问题。由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普及和广泛性,一些人对其价值和效果表示怀疑,认为通识教育不能提供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提高通识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可以通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将通识教育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可以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人们对其价值的认识和理解。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通识教育面临学生兴趣不高、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包括增加通识教育的可选择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提高通识教育的社会认可度。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大学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三
论文摘要:
通识教育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普遍要求,反映了人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广泛关注,是大学应对时代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介绍通识教育的概念,然后分析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解决通识教育困境之途径。
论文关键词:
通识教育,人才培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英文“liberaleducation”的译名,也有学者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可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
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各种表述之后,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建构:其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加以阐述。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其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识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的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其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进行论述。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二、通识教育之现状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早在1918年,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即提倡“沟通文理”;清华大学
梅贻琦校长更明确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办学理念以及“诸育并进”的教学内容观。众多学者,如朱光潜先生“养成宏正通达之士”的目标,金岳霖先生“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应该丰富年轻人的性格”的主张,都显示出上世纪前期教育学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迫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为迅速完成国家重建与经济赶超的应急之需,我国高等教育复制前苏联模式,所进行的是典型的“专才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把“抽象”、“广博”的学府逐步改变成具体的、专业的学府。由于对专业教育的过分追求,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方面的教育,如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等不同程度地受到忽视。几十年来,专业教育一方面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培养了无数的“又红又专”的高级专家和人才,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缺乏人文精神修养的“工具型”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渐确立,人们越来越发现“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全能型”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逐渐把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识教育已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取得一定的进步,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这些高校把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识教育在国内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识教育的研究不断展开并逐渐深入,通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越来越被国人所认识。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各高校的通识教育的实施状况还是不尽如人意,水平不够高。
三、通识教育之解决途径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整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虽然性质有所不同,但两者却不能割裂或对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美国芝加哥大学所采取的方式就很好的处理了二者的关系。通识教育是四年大学本科教育里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所有的本科生一二年级的“共同核心课”。芝加哥大学一年三个学期,通识教育课程都是三个学期连续上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过程。他们真正的把通识教育与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在一起,强调的是不同院系学科的“共同基础课”。只有通专结合,才最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的接近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2.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推行通识教育的核心。建立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同时要处理好常识与精深、特色与知识结构完整性、单领域与跨领域等关系。如果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培养通才上,那么就应该像梅贻琦先生主张的那样,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部分“均有相当准备”,对此三大部分都不能“一知半解”。如果是这种定位,则通识教育就成了“通才教育”。
3.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督导是重要保障。
目前状况下,地方性院校的通选课普遍由各院系设课、报课,纳入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极少设立专门的通识课程管理部门。而院系之间缺乏沟通、统筹,因人设课、各自为政,选派师资差强人意、开设课程无法体现通识效果;教务处事务繁多,无暇实质性关注通选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必须设立由校级领导、教务专家及学术专家共同组成的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能包括:
(1)结合总体培养目标及学科融合需要,全局统筹,确定本校通识课程开设的主要领域及方向。
(2)制定严格的申报程序,打破以院系为单位的常规,从全校范围内审批申报通选课程。
(3)对审批通过的通选课具体教学计划进行指导,包括其课程目标、具体学时、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
(4)对优秀的通选课给予资源的适当倾斜,如印刷选课指导手册、选派助教以及师资津贴等。
(5)收集各方信息,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定期评鉴,动态调整课目。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王本法. 简述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时代内涵[J]. 济南大学学报,2005,3.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四
摘要:
南京师范大学自2006年开设博雅课程以来,在从通识教育的理论认识转向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形式,指出学校在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考评机制上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
通识教育;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教学改革
1、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如今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但是“我国通识教育在整体上仍然处于探索期”、“尚未形成一套公认的通识教育模式”[1],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通识教育一词源自拉丁语StudiumGenerale,即“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参与学习”的意思。通识教育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主张“培养内外一切善德”,从而培养出能成为国家统治者和社会精英阶层的公民。在二十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颁布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简称“红皮书”)中将通识教育集中进行了阐述,认为通识教育是主要通过提供文理基础教育内容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和基本公民素养的教育理念。2007年,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委员会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作于在于建立大学学习和大学之外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掌握全面分析问题、客观地看待社会、明了个体社会职责的思想方法”。由此可见,通识教育不等同于对专业教育的补充,也不是空泛地指传授一般的知识来普及教育,更加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面广度的选修课。“它是一种世界性高等教育理念。”[2]它不与专业教育对立,而是两者互相联系和补充。它需要完整的教育体系来实现。“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重在启发学生思考和培养学生更好在社会上发挥自我的能力。
2、南京师范大学本科通识教育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共有26个学院,除强化培养学院之外,其余25个学院的课程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在学分要求上,各个学院有些细微的差别,大致是50个通识教育课程学分,30个自主发展课程学分,专业主干课和学科基础课程为70个学分,总共150学分。在课程设置上,通识教育课程包含了公共课程和博雅课程两大类,其中公共课程即为公共必修课,包含了大部分的政治课类课程。强化培养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活动的特区和研究生优秀生源基地。强化培养学院设有理科强化班、工科强化班和文科强化班,学生入学后在大一下才会选择相关专业。强化培养学院在专业课程、自主发展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设置了平台课程,减少了对博雅课程要求的学分,提高了对科研自主发展课程的学分要求。
3、存在问题
3.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学校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失调,政治思想课的公共基础课占了80%,无法体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优秀公民,狭隘地理解了通识教育的理念。尽管博雅课程种类丰富并且数量较多,给学生丰富的选择,但是这些五花八门、杂乱无章的博雅课从缺乏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知识统整。许多课程仅仅是对某门学科的简单介绍,缺乏深入探讨,难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很多博雅课如果不点名,学生便不会去上课,甚至出现了某门50多人选的课,有的时候只有5个同学去上课的情况。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了通识教育对于有专业教育的学生显得意义有限,造成了学生对于博雅课的重视程度不高,采取随意敷衍了事的态度,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3.2评价与考核机制不健全
学校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与考核是规范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目前,南师大仍然没有颁布详细的博雅课考评体系,尽管在《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博雅课程的实施意见》中,学校明确规定了教学要求,但是对于博雅课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监督与考核。各个学院有专门的机构对于学生的专业课进行教学检查和最后的考试要求与监督,可是博雅课并不在其管理范围之内。这种评价机制的缺失,大大影响了博雅课的开展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是教师了解通识教育状况和更好地改进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提高其能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博雅课的考评应该依据课程目标,着重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考核,并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来更好地指导其接下来的学习。由于博雅课的成绩最后不会计入学生个人的期末考评总分,所以许多学生不在意自己的博雅课成绩,也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老师也应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上要求不严格,平时不点名,没有作业的课成为学生热捧的“大水课”。在学校选课的过程中,学生选课的标准取决于“这门课有没有作业”和“这门课点不点名”,那些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的课因为没有同学选择而无法开课。
4、改进对策
4.1明确教育理念
进行通识教育绝对不单单是开设通识教育类的课程,从学校到教师,从教育者到学习者,都应该充分明确通识教育的根本理念,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反之,通识教育只能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流于形式。
4.2改进课程体系
在明确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课程体系,在博雅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应该研制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品牌特色和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且突破单个学科的限制,以社会为主题进行开课。作为师范大学,可以设置体现师范特色的以教育为主题的课程,提高大家对教育体系甚至是教育产业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比起已经开设的教育学这些理论性太强的课程,可以开设一些以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学生性教育等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课程。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应具备哪些必要的能力,将一些新的课程纳入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内。比如当今社会,对法律和国际关系的理解是社会公民需要的能力,可将法律类课程和国际关系类课程作为分布必修类课程中,让学生掌握这些重要的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该控制每门课程的选修人数在30人左右,以此保障课堂互动与交流的充分性,并给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充分的支持。
作者:姜子芸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亮.我国通识教育改革的成就、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6).
[2]孟卫青,黄崴.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五
1、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是要创造与发现新的知识
从这个角度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其实算不上“大学”,只是“高等专门学校”而已。但是,国家对高校的资源配置差异极大,985高校、211高校、地方高水平大学、地方一般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按照这个等级国家投入资源量逐级快速递减。所以,才有“高职学校”要升级“本科学院”,“本科学院”要升级“大学”的强烈要求。实为“高等专门学校”的“大学”,本应以专业教育为重心,但是基于“大学”之名,又要以通识教育为重,学校陷于极其尴尬的境地。
2、等级化的教育体系让专业教育受到蔑视
从高考招生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来,985高校分数线最高,211高校次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录取分数线最低。在人们的观念中,进入高职的学生是最差的学生,高职学校是层次最低的学校。这种观念让职业教育成为被低水平、低档次、质量差的代名词。这种价值观念深入人心,这就让很多实际是“高等专门学校”的高校不愿意真正从事专业或职业教育。
3、国家对高校的管理与考核往往使用同一个标准
按照蔡元培的说法,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以学术为目标,再没有其它目标。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以满足社会的各种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两者迥异,评价标准也应该不同。但是,现在的高校都在热衷与追求大学排名,国际上“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国内“武书连大学排名”最具影响力。大学排名的最大特点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高校”,这必然导致本该“治术”的学校拼命去“治学”,最后出现千校一面的结果。
4、结语
综上,真正的大学应该“治学”,通识教育是根本;高等专门学校应该“治术”,专业教育是根本。治学或者治术只是方向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学校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大部分学校是治学与治术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这样,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之后,治学不真,治术不精,高不成、低不就,变成了“半吊子”专业人才。所以真正的大学应该重视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人才。
浅谈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其解决途径论文 篇六
长期以来,我国工科院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泾渭分明,虽然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专业人才,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教育家们普遍认为,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时,文化艺术的教育与培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科技脑”与“人文心”相结合,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呼唤,也是对“钱学森之问”的正面回应。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本文论及的工科大学主要是指我国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以后组成的以工学为单一主体和特色的大学。美国作为世界上教育科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以艾斯纳(Etliot W. Eisner)为代表的“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理论(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即 DBAE)和定位于人文教育的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理论为主。在国内,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则代表了两种实践模式:“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
但从工科大学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以下困境:艺术教育地位不高、机构不健全、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美育课程缺乏顶层设计,导致因人而设,杂乱无章,质量不高;艺术活动背离普及初衷,陷入应试教育的窠臼。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不重视;口头上重视,措施上不重视;表面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而没有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高度来认识通识艺术教育,从艺术教育的实践层面看,往往缺乏思考和设计。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士德所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其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心智,探究真理。1909年,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洛厄尔首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区分。他认为,传统自由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通识教育主要是专业化教育前期的知识准备,并指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性修养的教育。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召集人仲呈祥教授则认为:“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靠高素质、高境界的人去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正是我国工科大学开展通识艺术教育的充分性与必要性所在。
二、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研究内容
(一)原则
我们认为,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应遵循下述原则:定位于人文教育;以课程为中心,艺术实践和鉴赏并重;遵循艺术学和教育学的内在规律,把握艺术教育以情动人、重视体验等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艺术活动。
(二)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研究应主要包括课程体系、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艺术实践活动三个方面。
1.课程体系
以艺术类必修课程为中心,以艺术类选修课程和讲座为补充的“一体两翼”体系。必修课作为核心,让学生从宏观角度认识艺术;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根据兴趣进行艺术鉴赏;讲座则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2.高雅艺术进校园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重视亲眼亲见、亲耳亲闻的真实感受,为学生创造高雅艺术审美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有音乐感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
3.艺术实践活动
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活动并不以技法训练为中心,而是为了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艺术创作的欢愉,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比照国内外工科院校通识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理想实践模式是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工科大学通识艺术的理想教育模式,需在实施中整合师资力量,把握教学水准,为通识艺术教育深度开展注入动力。
(一)着力解决师资缺乏问题
当前工科大学必须充分利用和发展校内资源,并不失时机地积极邀请著名的艺术大师与高水平艺术院团来校演出、展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努力提升通识艺术教育水准
由于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对象组成复杂,基础和水平参差不齐;工科学生的艺术基础较为薄弱,必须加快普及通识艺术教育并提升教育水准。
(三)大力推进通识艺术教育的深度展开
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向上、健康博爱的方向发展,完善学生人格,在心灵的最深处接近真正的自我,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总结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工科大学非艺术专业的通识艺术教育目前存在着认识不深、地位不高、师资不强、教育内容不够合理、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本文立足于目前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构建工科大学通识艺术教育的理想模式,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这种理想模式的实现,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