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最新6篇)
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一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带给孩子们快乐和乐趣,还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以及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首先,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的世界,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例如,他们可以通过玩具模型了解不同物体的属性和功能,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仿和理解社会角色的行为和责任。这些游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孩子们会与其他孩子或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种交流和互动不仅增加了幼儿的词汇量和语法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此外,游戏中的歌谣、儿歌和口头故事也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再次,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社交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游戏中,孩子们会与其他孩子合作、分享和竞争,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以及处理冲突和问题。这些社交技能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最后,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游戏中,孩子们会进行各种身体活动,如跑、跳、爬等,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兴趣。此外,幼儿园游戏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在幼儿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和身体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应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被充分地应用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中。
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二
幼儿园游戏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首先,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游戏,孩子们能够表达和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恐惧和好奇心。游戏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并学会合理地处理和表达情感。此外,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孩子的互动,幼儿还能够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
其次,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验,积极地构建新的知识和概念。此外,游戏还培养了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动力。
再次,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社交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沟通和协调,学会分享和均衡权益。这种社交互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游戏还能够帮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情感,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最后,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身体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游戏中,幼儿需要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和活动,如跑步、跳跃、爬行等,这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此外,幼儿园游戏还能够培养幼儿的大肌肉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游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促进了幼儿的情感、认知、社交和身体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环境和机会。
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三
论文摘要: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在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游戏已被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游戏是一种以主动、自愿、愉快为特征的"自由"活动,它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符合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游戏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说,有的孩子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就有的游戏活动的开展。游戏是孩子生活、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游戏是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最有效的方式,游戏与孩子的情绪宣泄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
论文关键词:
基本活动、发展、幼儿园、游戏
第一章游戏与发展概述在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是幼儿园区别于小学的显着标志。
幼儿园如何协调社会发展的要求与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创造出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适合身心发展的幼儿园生活,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把游戏作为基本教育活动,意味着幼儿园要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要为创造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生活,让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充分认识游戏的特征和价值,并把游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孩子成长与发展有着独特价值与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游戏,用游戏来整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在整合中凸现教育的价值。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1.1孩子游戏的基本特征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具有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特征。
1.1.1游戏是孩子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孩子自主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游戏是适应孩子内部的需要而产生的。游戏从心理方面而言,是一种较松散的活动,能适应孩子的需要,由孩子的直接需要而产生,由内部动机而产生,不是由外面强加的。因此,孩子在游戏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具有极强的积极主动性。
1.1.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内容、种类与玩法,受社会历史的、地理的、习俗的、文化的、道德的影响。因此,孩子的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孩子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他们不是机械模仿,而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去重演别人的活动。
1.1.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人的工作或劳动都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生产有社会实用价值的财富,并且按照客观实际,严格地遵守操作方式。而游戏恰恰相反,游戏没有社会的使用价值的目的,游戏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过程。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孩子的兴趣在于游戏的过程,游戏之外的任何结果都不重要。
1.1.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适应孩子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因此使孩子感到满足和愉快。在游戏中,孩子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孩子在游戏中由于能积极活动而产生了极大快乐。因此游戏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孩子愉悦的情绪。
第二章游戏在发展的作用一般而言,游戏在总体上具有以上四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相互联系,并实际地表现在各种游戏活动中。
当然,从一个具体的游戏来分析,并不一定全部具备上述特征,而且表现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这些游戏的特征却指明在制定园教育活动时要重视孩子的游戏,重视游戏者的主体性,使游戏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二、游戏在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1游戏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游戏可以促进身体的孩子生长发育。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有身体运动的参与,使身体的各种器官得到活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游戏活动发展了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跑、跳、钻、爬、攀等体育游戏,锻炼大肌肉活动能力;搭积木、穿珠子、棋子分类等游戏,发展了手部小肌肉的活动能力和眼手并用的能力。例如"老猫睡得香"游戏,练习轻轻地走,轻轻地跑;在"捞鱼"游戏中,练习躲闪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赶小鸟"游戏,发展了钻爬和投掷的能力;"蜻蜓点水"游戏,发展的平衡能力;"逮蛐蛐儿"游戏,练习纵跳触物,发展的跳跃能力。
在户外进行的游戏,使孩子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孩子的许多游戏活动都是在户外进行的,例如,利用自然材料进行的玩沙、玩水游戏,"踩影子"游戏,"过地道"游戏等。阳光、空气等自然因素对的健康大有益处。
游戏给带来愉快和满足,愉悦的心情是身体健康所必需的。在游戏时总是快乐的,心情是最放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2.2游戏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游戏是孩子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游戏可以唤起的兴趣,使孩子注意力集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发展。
2.2.1游戏扩展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游戏是认识事物的途径。游戏使接触到各种游戏材料,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各种物体的用途和性质,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玩水的游戏,不仅认识了水的流动性,还了解到水是有浮力的,同时,在玩水时也认识了喷壶,水桶等盛水工具。在角色游戏中把自己对生活的印象和感受充分地表达出来,对生活的认识得以加深和巩固,游戏就是学习。
2.2.2游戏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游戏是具体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为条件,在游戏中,常常会说:"我假装是医生。""你把它当床。"会把自己想象成医生,把铅笔想象成针筒,把其它小朋友想象成患者。在游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象征性游戏的性质,有利的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
2.2.3游戏发展的思维能力在游戏中,不断地在思考,不断地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例如,玩角色游戏"公共汽车",要分配角色,谁当司机,谁当售票员,谁当乘客。当司机的要决定用什么当方向盘;当售票员的小朋友要有票本,并要报站名;当乘客的把自己当成老爷爷或老奶奶,要装作去某个地方。总之,在游戏中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游戏的内容和情节逐渐丰富。
2.3游戏在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出生以后,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会性逐步发展,学习与他人进行交往,学习建立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而游戏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使获得了更多适应社会环境的知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2.3.1游戏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社会交往的能力游戏是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在游戏中学习怎样与同伴相处,怎样协调和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来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商量分配角色,有当爷爷的,有当爸爸的,有当妈妈的,每个角色各尽其责,像一个家庭一样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相互谦让配合,发展同伴之间的友好关系。
2.3.2游戏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游戏是学习和掌握社会角色的一条途径。在游戏中,经常是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习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在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中,通过模仿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如在"小熊请客"中,学习给请客的小熊带礼物,感谢小熊的邀请。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学习的社会行为规范,会迁移到的现实生活中,这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
2.3.3游戏锻炼了的意志自制力差,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发展,但在游戏中,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为,游戏能培养和锻炼的意志。原苏联心理学家马努依连柯曾做过"哨兵"站岗的实验,要求在空手的情况下,保持哨兵持枪的姿势。实验设定非游戏情境和游戏情境,结果表明,在游戏情境中当"哨兵"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非游戏情境下站立不动的时间。
2.4游戏在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游戏可以丰富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的高级情感。
2.4.1游戏丰富的情绪体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使得在游戏中体验着各种情绪情感。在"娃娃家"游戏中,扮演父母的体验着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在"医院"游戏中,会像医生一样给"病人"听诊、开药,关心"病人"的病情发展,在表演游戏中,深深地体验着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竞赛游戏中,经历着比赛中的紧张,又体会着紧张后的放松。
2.4.2游戏发展的成就感和美感在游戏中,没有对成功或失败的担忧,他们任意摆弄玩具、材料,在游戏中不断地获得成功,发展成就感,成功的体验又会成为进行游戏、探索游戏的动机。
游戏可以发展的美感。婴儿从小就喜欢鲜艳悦目的东西,初期主要对颜色鲜明的的东西产生美感,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审美标准,能从美术、音乐等作品中体验到美,而且能够创造美。
2.4.3游戏可以消除的消极情绪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游戏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发泄,游戏可以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为提供了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机会。的愤怒、厌烦、紧张、害怕等消极情绪吗,在游戏中都可以得以发泄、缓和.
综上所述,游戏是一种以主动、自愿、愉快为特征的"自由"活动,符合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其中充满了非成人预设的知识内容,游戏活动的不确定性给孩子带来了大量随机学习的契机,活动的兴趣又使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游戏是最能表现与肯定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主体性活动,对于主体性发展与培养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游戏的过程正是的学习过程,是认识周围环境,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过程。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着以主动学习为特征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第三章总结孩子们的天性便是喜好玩
在游戏中让孩子们玩,游戏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他人的角色,模仿他人的活动和语言,利用真实的或替代的材料,以及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积累的经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话动。
游戏是园的基本活动。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会导致最佳的学习,可见,游戏是学习发展的有效的常用的一种方法。游戏活动中,为创造了一种让想说、敢说、乐说的宽松的环境。因此,从游戏中,的发展状况能充分展现出来。可见,游戏教育是对进行的科学的育儿教育。
游戏对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发育还很不成熟,表现在他们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就是在游戏中生活,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的。因而,有游戏生活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孩子,也只有在游戏生活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是身心健康的孩子。游戏是孩子的正当权利。对于孩子,社会将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他们的游戏权。因此,不让孩子玩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爱玩的孩子常被看作是淘气、调皮捣蛋、不用功、没出息的孩子。喜欢不喜欢玩,会不会玩,对大人也许不那么重要,可对却是件大事,它是衡量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标志。由于游戏水平反映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会玩的孩子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往合作的好孩子。英国有句谚语说得好:整天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游戏与学习对立是实施游戏教育的重要障碍,其实,游戏的对立面不是学习而是不游戏。在游戏中学是学习的特点,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的学习过程。你看见孩子玩玩具吗?他们在充满新奇、幻想和奥秘的玩具世界里,小脑袋不停地问,并努力去摆弄、操作以期得出答案。不倒翁为什么不倒?陀螺怎么会转?火车怎么会叫、会冒烟?这些问题不仅激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力,同时也成了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启迪他们智慧的教科书。着名动画片艺术家万籁鸣,从小喜欢和母亲玩手影游戏。他常被墙上晃动耳朵的"兔子"、汪汪叫的"小狗"迷住。形态生动逼真的手影游戏,激发了他对动画艺术的兴趣,长大以后他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成了着名艺术家。因此,游戏是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孩子假扮妈妈喂养娃娃,背枪当解放军捉坏蛋。他们用自己去替代角色人物,用玩具去替代真实用具,这一切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进行的。角色游戏是期最为典型的游戏,是促进社会化、发展语言的重要游戏。孩子们喜欢玩搭积木、串木珠等构造活动的结构游戏,从中他们认识了物体的形状、色彩、大小、轻重等特征,得到了关于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了审美情趣。表演童话、故事,玩木偶戏、影子戏。这些表演游戏从小培养对戏剧活动和文艺作品的兴趣,培养未来小观众和小演员。以上这些游戏都属于一种创造性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的活动。如以唱歌、跳舞为内容的音乐游戏;以走、跑、跳等基本活动为内容的体育游戏;以观察、注意、想象、记忆和思维等为内容的智力游戏。这些游戏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如发展动作,发展智力,培养艺术审美能力),是成人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用规则编制而成的。除此以外,那些民间游戏也是喜爱的。
同时,指导游戏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爱心。对游戏的指导是一门艺术,它是建立在父母好老师的爱心基础上的,这种爱表现为对孩子的游戏的仔细观察、了解,对孩子的尊重,表现为父母好老师作为孩子的游戏伙伴,平等地参与游戏。
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四
当下幼儿教育在开展亲子活动的时候,难以得到家长的有力支持,且由于家长的传统意识认为将孩子交给幼儿园,自己就不需要负责了,从而使得家长对幼儿亲子活动的.参与率较低,严重影响了家园共育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幼儿亲子活动的涵义,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开展有效的幼儿园亲子活动。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活动重要性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家长参与当下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逐步树立了全面育人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和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和环境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学会做人的道理,还要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中成长。而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启蒙教育的场所,更需要从幼儿的个性特点出发来培养幼儿,亲子活动作为沟通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和意识交流的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幼儿能够享受到全面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涵义
1.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内涵
所谓的幼儿园亲子活动,就是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一般来说都是3~6岁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的活动,其中“亲”主要指的是除孩子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一般意义上是指和幼儿具有血缘关系的双亲,如果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共同生活在一起承担抚养、教养义务的继父母也可以参与亲子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和监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孩子全面成长。幼儿园亲子活动即是在幼儿园内所举办的或者由幼儿园发起的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2.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意义
亲子活动作为增进亲子之间感情交流,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活动,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表现在其可以让家长走进幼儿园,真切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从而能够让家长更好的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获得正确的育儿观念。
其次,是幼儿亲子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搭建起幼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开展亲子活动,既满足了幼儿依恋父母的情感需要,又能使家长了解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一些情况的愿望,同时是进一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实行家园同步教育的好形式。亲子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不仅让孩子可以感受到一定的乐趣,吸引孩子的参与兴趣,而且还能够让家长和教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更多的交流,从而树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家教理念。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现状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家长对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参与率较低,尽管家长对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的参与意识较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而使得幼儿园亲子教育名存实亡,很多情况下都是家长委托好友或者亲属来参与。
其次,是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男女性家长的比例不平衡,母亲的参与率远远高于父亲或者其他家长,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意识,认为陪孩子为女性家长的职责,而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的难以建立独立的自主人格,无法产生对成年男性的崇拜感,从而难以真正的自立自强。
最后,是幼儿园亲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家长在活动前后所发挥的价值不一样,主要价值集中在活动前的准备当中,大部分家长都很乐意协助幼儿园开展和组织亲子活动,但是实际的参与率较低,当下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大多停留在表面形式,即教师发起,家长参与,活动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无法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参与兴趣,和发挥幼儿亲子活动的有效性。
三、开展有效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策略
1.加强指导,督促家长化意识为行动
幼儿园亲子活动主要是为了加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亲”,也就是家长的参与力度,只有家长充分参与了,才能够有效体现亲子活动的优越性。作为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督促其化意识为行动,比如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开设讲座的形式,让家长明白亲子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促使家长对亲子活动更加重视,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从而激发家长的参与热情。对于那些不喜欢参加或者因事推脱的家长要积极进行开导,可通过上门家访等形式做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家长意识到亲子活动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后要一一采访家长,获取其对参加本次亲子活动意见和建议,幼儿园要重视和采纳这些意见,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
2.创新活动内容,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作用无法替代,所以在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尽可能要引导直系家长亲自参加,虽然祖父母辈的家长也可以参加,但是没有直系家长参加给幼儿的冲击力和榜样作用大,并且幼儿祖父母辈的家长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幼儿的安全和饮食上,对于活动的开展内容不感兴趣,从而难以真正有效的开展幼儿园所指定的亲子活动。另外,教师也要不断的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激发家长的参与欲望,比如,可以通过春游、亲子运动会等方式,让家长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越性。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在开展亲子活动之前要做好问卷调查,准确了解家长和孩子的真实意图和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让孩子和家长能够全心的参与到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
3.挖掘活动深度,尊重家长个体差异
在我国大多数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部分的家长比较被动,要想充分实现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放下自己活动主导的角色,和家长一起策划和组织活动,充分尊重家长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决策权,并且要根据家长的职业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充分尊重家长的个体差异,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比如,在亲子活动开展之前要充分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意见,让家长充分了解活动的开展时间、开展意图和开展方式,并就具体的情况询问家长的意见,如若合适要根据家长的意见进行活动的调整。另外,幼儿园还可以建立幼儿亲子活动家长委员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长进行活动内容和方式的确定,充分尊重家长在幼儿亲子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主人翁的地位,更多的挖掘亲子活动的深度和宽度。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还能够有效促进孩子心理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让其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在今后的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家长,提升其参与意识和参与度;要积极创新活动内容,提升其参与积极性;要不断挖掘活动深度,尊重家长的个体差异。只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加强家长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才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五
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多元化、本土化发展趋向已经十分明显,这不但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过程。因为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类型才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只有本土化的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需要,就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概念界定、内在意蕴、基本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从字面上来分析,“游戏课程”是“游戏”和“课程”两个词的组合
这一组合本身反映了游戏和课程间所蕴含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在幼儿的“发展”上。
幼儿的游戏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自发的,所以也就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凸现了游戏的娱乐功能,而隐含了发展功能。教育者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加以引导,其目的是在幼儿享受游戏的娱乐过程中将隐含的发展功能进行挖掘,使之从隐性转变为显性。为此,游戏指导者在不破坏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改造,使之变成系统、有序的系列活动方案;换句话说,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和适应的方式开展,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和各种活动技能的训练为主,在目标上要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这就是游戏课程。简言之,所谓游戏课程是指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系列化、生活化、结构化、规范化、技能化的游戏活动方案。游戏课程的这一界定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游戏课程的目的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其次,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为主;再次,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要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辅;第四,在要求上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和教师的参与指导相结合;第五,在评价上要以幼儿获得满足为基础,以社会要求和个体需要相结合的整体发展程度为评价标准。
二、从幼儿游戏的本质意义分析,幼儿游戏的核心功能就是娱乐
其他功能都是在这一功能基础上衍生和发展出来的。如果游戏的娱乐功能消失,那么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其他功能,诸如行为规范功能、认知开发功能、人格塑造等功能都会大打折扣。从幼儿的内在需要来看,幼儿进行游戏并没有什么清楚的理性目的,幼儿之所以游戏就是为了游戏,就是因为喜欢和高兴,就是为了娱乐;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成人难以理解的快乐,他们将多种情感、多种角色、多种向往融入自己的游戏中,而这些活动都是幼儿自觉完成的。从现实上看,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没有人引导,没有成人的训练,每一个幼儿天生就是游戏专家。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成人的参与幼儿也能非常顺利地进行游戏,成人“虚情假意”或“好心好意”的参与,反而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需,是幼儿的天然需要,也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课程正是尊重幼儿的这一天性而提出的教育方案。
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本质发展的需要,首先,游戏课程应该是生成的。就是说游戏与课程互为生长点,即课程生成游戏和游戏生成课程。游戏生成课程强调用自得其乐的活动丰富和补充“预设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生长点,新的课程便不断生发出来。课程生成游戏强调用“预设课程”的内容丰富和充实游戏。在教育中引入积极游戏,并将“预设课程”作为积极游戏的生长点,用课程的内容来充实游戏,这样也就可以得到“发展”和“享乐”双重效果。将课程作为游戏的生长点后,不仅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发展的目标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实现,而且学习者也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乐趣,能够享受教育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增进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兴趣,对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课程是对话的。对话是一种自由地来回、融合而产生的更新或创生的现象。对话致力于消解种种两极对立。课程作为游戏,课程本身成了“对话”的延续。在课程中,教师、儿童与作为“文本”的课程、教材进行对话。这里,儿童与教材之间不再是传统认识中的那种生硬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这里教材作为文本,它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和幼儿不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偏见得以克服,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经验的增长。
最后,课程是体验的。从形式上看,游戏课程是假想的、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却是真实的。课程作为游戏,在游戏的境界里,教师与儿童都作为游戏者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其中,无所谓主体,也无所谓客体,游戏者与游戏世界直接“遭遇”,其身心是与游戏世界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由此他们获得的是一种真切的体验。课程作为游戏,是儿童的全身心投入过程,是儿童生命的全部展开。儿童不是站在对象的旁边,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真正去体悟、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游戏课程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方案,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点
自主合作性。游戏固然是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本身,游戏之所以成为游戏,是因为游戏者将生活中的自我经验和他人经验进行了改造,把本来不关联的事情通过想像、情感等因素进行了联系,再加入情节而形成。这些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是游戏者自主完成的。就幼儿游戏来说,不但每一个幼儿都喜欢游戏,都具有策划游戏的能力,而且也都善于合作。根据这一特点,将幼儿的游戏进行重新策划形成教育方案的游戏课程,必须充分体现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和合作,使幼儿在感受快乐和合作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
开放灵活性。游戏课程既具有游戏本身的开放性特点,也具有课程本身的结构性,所以游戏课程追求的不是像以往课程实施中的刻板的结构和过程,而是崇尚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由于在课程方案的制定中注重幼儿的参与,重视幼儿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和需要,所以,游戏课程所制定的方案不是封闭的,更不是刻板的,而是相对开放和灵活的。一种方案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法和运行规则,组织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将这些实施方法和运行规则,不断连接形成一种完整丰富的结构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
整体系统性。游戏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方案,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内容上具有合理的系统性。课程应该是指导性的方案,而不应该是一种执行程序;游戏课程强调的是整体上的连贯统一,使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归纳组织成具有主题性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游戏活动。
四、课程是人的活动,课程价值体现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密切
幼儿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其本身就具有特殊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之中,要从人的整体价值上来看待幼儿。因为每一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是通过不同阶段的独特性与连续性的过程完成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每一阶段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不同阶段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尊重该阶段发展的特点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一要充分重视幼儿在现阶段获得发展的价值,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特点;二要体现现阶段的价值成为后续价值的基础,重视每一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需。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幼儿园教育课程必须指向使幼儿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使幼儿具有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幼儿具备这些特征,成为理想的人的需要。
幼儿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课程是整个终身教育开端阶段的育成方案,在教育者有意识的指导下与幼儿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基础素质,并使幼儿得到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性课程。简言之,幼儿园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基础素质的适宜发展。由此可见,塑造完整人格,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实施全面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统一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就是要体现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这是幼儿园课程理想价值取向的合理选择。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理所当然的体现幼儿课程的价值取向,而且由于游戏课程强调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注重“享乐”,而“享乐”从根本上尊重了该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特点和需要,重视了幼儿阶段儿童认识外界客观世界和环境的特点,尊重了幼儿在接受和认识事物过程中更多的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特点。正因为这样,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更重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强调幼儿在现阶段获得发展的价值,注重现阶段发展对其以后发展的基础性价值。
幼儿园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六
[摘要]
本文首先对于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的优势进行了具体的探讨,随后在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方面存在的具体不足,最后围绕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以期给幼儿园文明礼仪教育水平的提升带来有益参考。
[关键词]
游戏;幼儿园;礼仪教育;应用策略
目前,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虽然非常普遍,但是具体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幼儿园并没有掌握好这一手段的应用技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的背景下,当务之急就是要幼儿园能够更好地掌握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做到充分发挥游戏的优势,实现礼仪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优点
(一)提升教育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将游戏运用在幼儿礼仪教育领域,寓教于乐,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对于正处于3—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基于幼儿的这一身心特点,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礼仪教学,将礼仪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更好地学习礼仪知识。
(二)提升教育实效性
礼仪教育要想具有实效性,关键在于要让幼儿做到学以致用,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中做出比较恰当的行为,展现出来良好的礼仪。而通过游戏营造相应的教育情景,让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就可以让幼儿在学以致用的情境中自然展示所学到的礼仪知识,这样一来就提升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1)游戏的教学价值认识不准
目前不少幼儿园对于游戏的教学价值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一种观念就是认为游戏在礼仪教育中的价值并不大,因此没有必要利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礼仪教育;另一种观点则是无限地放大游戏在礼仪教育中的教学价值,对于各种礼仪教育,不管适不适合采用游戏,都要通过设计游戏来进行教育。
(2)游戏与礼仪内容结合不够
对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际应用中,存在过于追求游戏形式,忽视礼仪内容的问题。很多游戏看起来幼儿都很喜欢,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却与礼仪教育内容脱节,结果导致利用游戏进行礼仪教育看似幼儿非常配合,但是因为没有做到围绕
礼仪内容进行游戏的精心设计,礼仪教育很难取得预期效果。例如:礼貌用语游戏设置方面,因为没有做到与幼儿平时的生活环境相融合,结果导致幼儿只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能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使用礼貌用语的却很少。
(3)游戏出现了失控问题
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毕竟对于幼儿来说,其自制能力比较弱,生性活泼好动,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教师如果不能够摸清孩子天性,对于游戏进行较好的控制,很容易就会因为游戏的失控而导致教育效果的不断走低。例如:在很多幼儿园礼仪教育实践中,游戏应用往往就是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甚至会出现幼儿发生纠纷、幼儿相互大闹的情况,从而导致失控局面的产生,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
(4)缺少相应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教育评价是不是到位将会直接影响游戏应用的效果。从目前幼儿园游戏的应用来看,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教育评价工作,没有及时对于游戏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这使得没有办法及时把握游戏应用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也难以全面了解游戏应用的效果,这种情况下游戏的应用就不能够在具体实践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完善,从而影响礼仪教育效果。幼儿园也没有做到基于教育评价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惩来激励幼儿更好地遵循相关规则,从而使得礼仪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三、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正确认识游戏教育价值
教师要思考在哪些礼仪教育方面可以引入游戏,哪些礼仪教育方面不适合运用游戏进行教学。对于适合的要尽量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升礼仪教育的生动性、互动性,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各种礼仪,并能够较好地去按照礼仪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情景表演、礼仪小游戏、儿歌等,可以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内化自己的行为。对于那些不适合采用游戏的礼仪内容,也不要勉强采用游戏,毕竟游戏也不是万能的,而是需要搭配其他一些教育方法,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的灵活性以及有效性。在游戏应用方面,需要幼儿教师寻求礼仪教育内容与游戏之间的结合点,充分做好游戏应用的准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在礼仪教育方面的价值,全面地提升礼仪教育效果。
(二)努力做到游戏与礼仪内容融合
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能够结合礼仪教育内容设计出非常好的游戏方法,使得游戏与礼仪内容做到更好地融合,这样自然可以提升游戏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结合礼仪内容进行游戏的选择以及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精心思考,确保不同的礼仪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法。例如:尊老礼仪教育方面,可以在重阳节带领幼儿到养老院去慰问;在排队吃饭礼仪方面,则可以要求孩子在相应的情境之中,做出对错判断,全面提升幼儿对于礼仪的认可。对于游戏的形式,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讲故事、体育竞赛等,不要拘泥于某一种。
(三)做好游戏应用的管控
鉴于游戏在礼仪教育中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这需要幼儿园教师要做好管控,通过一些奖惩、引导措施的合理使用,让幼儿能够按照要求参与游戏、做好游戏,从而实现游戏应用的效果。例如:在做好精心筹划的基础之上,结合礼仪教育中游戏应用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及时进行引导,全面提升这一方法的应用水平。
(四)做好相应的教育评价
对于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评价,重点评价游戏应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游戏应用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从而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进行后期游戏应用的改进。幼儿园可以将PDCA循环引入到游戏应用教育评价中去,借助PDCA循环的指导方法对游戏的应用进行合理改进。还有就是要将教育评价结果与幼儿的奖惩挂钩,做好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让幼儿有压力以及动力在游戏中掌握相关礼仪。
综上所述,游戏在幼儿园礼仪教育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用好游戏将会让幼儿园礼仪教育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对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一方面需要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丰富相关研究文献,从而给幼儿园用好这一手段来进行礼仪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具体实践方面,积极探索游戏的应用技巧,精心组织、设计礼仪教育小游戏,做好对于游戏应用的掌控,完善相应的评价措施,从而推动幼儿礼仪教育效果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