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最新6篇】
选修课论文 篇一: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利与弊。
工业革命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此之前,人们主要靠手工劳动来生产商品,而工业革命的到来使得机器取代了人力,大规模的生产得以实现。这一转变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巨大提高,商品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然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首先,工业革命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人口迁移,这使得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环境恶化,工人生活条件恶劣。其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导致了空气和水质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工业革命也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劳工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人阶级的权益长期未得到保障。
然而,尽管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但它也为现代社会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工业革命为现代科技的进步奠定了基础。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的不断革新。其次,工业革命为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规模的生产和市场的拓展使得国家的经济得以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此外,工业革命的思想启发了人们对人权和社会公正的追求,为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它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但它也为现代社会带来了许多好处。在面对工业革命的遗产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其中的利与弊,努力解决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发扬其积极的一面,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选修课论文 篇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将探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存。
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传统和习俗,而这些差异丰富了人类的社会和世界。首先,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知识和思想的交流,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其次,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人类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减少冲突和对立。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人们能够建立起互信和友好的关系,推动和平与稳定的发展。
然而,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全球化的影响导致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这可能导致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或受到冲击。其次,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文化冲突和偏见的挑战。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和信仰差异可能导致冲突和对立,需要通过对话和理解来解决。
为了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教育是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关键。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其次,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促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文化多样性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通过教育和政策的支持,我们可以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选修课论文 篇三
【摘要】
在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中,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公共选修课的比例在增大,所以如何提高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市场营销公共选修课为例,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市场营销;教学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公共选修课却并未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教学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整个学校的教风学风。本文以市场营销公共选修课为例,明确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以提高公共选修课的质量。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一直是高校学生感兴趣的一门选修课。它对于学生如何学会用现代营销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该课程成为了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学生选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在选修市场营销公选课时目的不明确,对于本课程的学习有何意义不清楚,认为公选课就是为了准备毕业而拿学分,或者随大流。因此选课比较随意和盲目,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存在“选而不修”,“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应付思想,学生逃课现象特别严重,学生对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的态度在大学生中十分普遍,这种现象不仅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热情,也会影响自己及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市场营销选修课选的人数较多,一般安排在晚上授课,而现在学校很多活动大多在晚上进行,所以从客观上也导致了学生逃课。
(三)开课头数少,每个班人数多,出现了选课难,教学难易管理的局面
我校目前每学期开出的市场营销公选修课课头比较少,很多学生反映选该课程时难以选上,这样就使得真正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同学错过了机会。另外该课程的选课人数达到了每个头100—200人,甚至有的头还超过了200人,由于选课人数多,且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课堂管理难度较大,有时上课纪律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所选课程的认识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必须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特别大学一年级新生,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课和必修课都重要,引导学生从本专业、自我发展、社会发展等多方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修读课程,积极主动的学习。
比如我们要在市场营销的课程介绍网站上,对市场营销这全校公选课程加以介绍,大力宣传该课程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学生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专业需要、自我发展及将来就业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特点来选择该课程,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编制市场营销公选课课程指南,使学生充分了解选修课的基本内容、学时、学分、选修要求、主讲教师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选择市场营销公选修课的积极性和方向性。另外作为市场营销公选课的主讲老师,我一般会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以一些具体的案例来给学生深入的讲解,市场营销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影响。例如我以历届我校的毕业生在市场营销方面取得的成功个案来带动同学们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这样的效果非常好,因为案例中的人物离他们很近,没有抽象感,很有说服力。所以公选课的第一堂课,主要是让学生提高认识,发生兴趣,减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盲目性,从而为讲好这门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提高课堂的教学管理质量、保证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搞好课堂管理不仅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课堂纪律又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管理前提。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纪律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特别是针对选修课人数多、学生又是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年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进行认真的思考,考虑解决的办法。比如,在我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向学生讲清常规,上课不允许迟到,有特殊情况必须请假,为了保持课堂的安静,请同学们尽量不要讲话。另外给同学们讲清楚所有这些要求都是平时成绩的组成部份,这样同学们做到有章可循,心中有数。其次为了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在每堂课前我都会进行一个小测验,提问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此过程当中,学生们能够迅速的转换到上课时的集中,紧张的气氛中来。再者教学力求技巧,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我在课堂上都会讲一些精彩的案例,让同学们思考案例上的问题,同学们可以自由发言对问题的看法,发言的同学都会记在平时成绩的考核本上,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因为感举而认真听课,纪律自然会好。另外为了杜绝逃课现象,我会在第一堂课严明纪律,学生缺课超过三分之一总课时,即可取消其参加考核的资格。并且在每次上课时抽查人数,并按有关的课程考核规定给成绩,给学生以一定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对大四的学生,不能因为其要找工作、要考研等原因就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其真正重视公选课,通过这些必要的管理手段,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外我经常在课程快结束前留点时间,要求同学们写出听了这堂课的收获,然后交上来,这样既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考勤了到课率。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手段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予以对必修课一样的重视,对于教学内容一定要精选、优选。首先要体现基础性,选修课主要是为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而开设的,不能太专业,教学内容不能太深。要让课程具有生命力。比如市场营销必修课的课时是50课时,但公共选修课的课时只要30课时,所以只能突出重点,并且讲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其次,教学内容还要体现先进性和前沿性,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把学科前沿、最新动态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例如我每次课都注意给学生讲授一些最新知识,目前有哪些最新的市场营销理念,最新的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市场营销动态。再就是教学手段的创新。目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表现。授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媒体来表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消费者市场的购买行为分析》时,我就把《赵本山卖拐》这个小品以视频的方式放给同学们看,以生动的案例诠释如何来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良好的视觉效果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和集中而持久的注意力,并引起丰富的联想和复杂的思维活动,以至产生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任春.论如何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质量[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7).
[2]王志祥.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8(12).
[3]褚庆忠等.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途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
[4]葛平.高校学生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1(6).
[5]汪莹,韩旭生,邵瑜.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2(4).
选修课论文 篇四
大学选修课现状之思考
[摘要]
以学术自由为特征的高等学校,大学选修课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在选课中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没有达到开课的真正目的,不得不引起学校、老师、学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大学选修课;现状
大学选修课是大学生扩充自己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普通高校基本上无一例外地都开设有选修课,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但是,目前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开课的真正目的,是高校教育中一个普遍而又严峻的问题。
1.开设大学选修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学术氛围自由,多种思想学说在学校交流并存,多元化的课程能够扩充大学生自身知识面,引导学生用新视角看问题,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都开设了选修课,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学科,如湖北大学开设的公关与礼仪课程能提高大学生情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使之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实用语言交际艺术课程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便于学生的沟通发展和求职应聘;清华大学将空竹和花毽这两个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大学,并使之成为与学分相关联的选修科目丰富学校体育课的内容,使得具有古老历史的民族体育奇葩在校园中重新绽放。“现代的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很多学生并不会通过咨询等途径寻求解决,而开选修课来辅导是个很好的方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韩老师说。暨南大学中文系的何老师指出,单从学术领域来说,一些新的学术观念和社会观念应最先在高校讲授,高校氛围比较自由。不少学校和老师都一致认为,开设新颖的选修课对学生而言,利大于弊,在高校是一种很好而被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也是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如初中、高中教育的一个标志。
2.大学选修课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2.1 学生选课带有明显功利性
目前选修课出现了很多问题,违背了我们开课的初衷。作为一名开设选修课的大学老师,笔者的体会非常深刻。笔者开设的是《生物技术制药》选修课,目的是为了拓宽医药类专业学生的生物医药领域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最初笔者在这门课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可在课上发现了很多问题,出乎笔者的意料。学生对选修课带有抵触情绪,第一节课就有几个学生没来上课,而且上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坐在后面;上课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听课,大部分人都在干自己的事情,如看书、发手机短信等。看到这种状况,笔者百思不得其解,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个别学生居然对老师熟视无睹。经询问,才发现选修课存在很多不为学校和老师知道的问题:由于学校有硬性要求,每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修满一定学分的选修课才能大学毕业,于是很多人也许一点兴趣也没有,就冲着学分去选课,结果很多人选了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课程,或者选容易通过学分又高的课程。选修课在学生的心里已经是那种爱听就听,不爱听的就不用听的课程,现在的大学选修课变得越来越功利化。
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意向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也表现在学生对选修课的选择正在变得日趋单一: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像经济管理、社交礼仪等。而政治学、哲学、名著赏鉴等社科类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化选修课却很“冷门”。事实上,不少同学对于学校要求的“非实用型”选修课大多兴趣不浓。这也许在短期内会对学生毕业后就业等有一定帮助,但从长远看违背了选修课的初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来自学生的心声
一名大三的同学说:“与兴趣相比,学分更重要。”也有学生这样抱怨:“大学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迂腐了,这样搞太浪费我们的时间了,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为了凑学分而上课,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些学生的心声说明大学选修课出现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授课老师和学校的反思。
目前,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潮流新思想在原本纯净的象牙塔里渗透蔓延,给大学生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很大的冲击,大学生急功近利、消极厌世等思想逐步蔓延。学生为完成学校的学分要求或为了课终考试而上课就是这种功利主义的淋漓尽致的体现。小邵是同济大学大二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课余做股票,他的选修课都是和股票投资有关的,选修课上学的这些实用知识给了他很大帮助。小邵毫不讳言,自己在综合素质上不够平衡,对一些传统文化几乎是空白,但他还是比较青睐“实用型”选修课。上海大学大四的阮同学则认为,老师讲的东西如果不能“立竿见影”就很难吸引如今的同学了,他和很多同学都是把“实用性”当作选择科目的重要标准,他今年的选修课选了公共关系、现代物流、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会,对求职有所帮助。
2.3 老师的反思
在当代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现在的学生信息量都很大,搜集信息的能力强,对老师的能力和知识面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选修课与必修课相比,涉及的知识面更广,对教师要求也更高。一位大学老师曾说:“学生对选修课老师的水平要求很高,选修课上课难度更大,每次上课之前我都要广泛搜集大量相关资料,上课时想出一切办法千方百计调动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上选修课比必修课还不容易!”这位老师道出了广大选修课老师的的心声,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上好选修课的更高要求。“课程也需要与时共进!”某高校一名老师举例说,“多年前,大学生商海小试牛刀绝对不可以想象,但现在这种情况就很普遍了。”现代大学生敢于创新、思维活跃,传统的教学课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当前,大学选修课出现的严峻性问题引起了不少授课老师的重视和反思。
社会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一部分授课老师,一些老师抱着完成学校任务和完成自己教学学时的需要而开设选修课,不认真备课,上课照本宣科,课终考试学生无一例外的全部及格,老师、学生皆大欢喜。可见,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影响是深刻的、长久的,在高校教学特别是选修课教学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学校、老师、学生应采取的对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学校的总体方针政策、授课教师的知识及授课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均有关系。
3.1 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首先,学校应在选修课上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要杜绝为了捞取学分才选修某些课程、“选而不修”的不正常现象,倡导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开设新选修课,否则就达不到开课的真正目的。开课之前可在学生中间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爱好、授课方式及考试方式等,真正了解学生的心声,再结合学校的师资力量等开设课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自己选的课程没有兴趣,选修课的目的就没有办法达到。在一些大学,由于师资和办学条件的缺乏,再加上办学态度的误区,很多选修课没有选择余地,名义上是选修,实际上是必修,学生为拿学分而选课。相反在一些大学,每学期有十几门选修课可供选择,学生对哪一门课、哪个老师感兴趣,就可以报哪门课去修,这才是真正的选修,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有了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3.2 授课老师应作出的努力
为解决目前选修课面临的种种问题,作为任课老师应从几方面努力来提高选修课质量和教学水平。应为如何上好课而作好充分的准备,平时注重知识的积累,随时更新知识,同时拓宽自身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做到讲课时游刃有余,才能确保授课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师平时应注重教学艺术和手段的培养,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熏陶,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大学课堂本来就应是气氛活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尝试多样的教学模式,如课堂自由讨论、学生上台演讲或授课、播放有意义的录像等,使整个课堂生动有趣,这样的老师通常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气氛自然很好。
3.3 大学选修课的主体是学生
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否从选修课上真正有所获,关键在于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大学的选修课之所以设置多种类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进修机会,学生应当珍惜这样的机会。原本学理工科的同学选择文学类的选修课,或是学经营管理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类的选修课,这能让你感受到知识的不同魅力,同时学会用另一种思维去看待问题。大学生应该把选修课当作提高自身综合修养的“大舞台”,而不应该局限于就业等短期目标上,不应该急功近利。
4.总结
总之,当前我国高校选修课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应引起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这几年,深圳大学一直在推进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公共课程创新。如果我们能都像深圳大学那样对选修课引起高度重视,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多思考,并尝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相信终有一天高校选修课能达到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传统必修课无法达到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荣,刘怀锋,鲁晓燕.加强公共选修课教学与管理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 (23):144-146.
[2]杨静,赵蓉,李慧茹.谈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4):115.
[3]熊匡汉.关于大学选修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6,(6):51-54.
选修课论文 篇五
摘要:
儒家教育思想对教育所起到的影响与作用是历史的又是永久的。音乐教育在高校教学中也在完善人格、群体和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儒家教育与音乐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精神,并以此为基准,对当前高校音乐选修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关键词:
儒家教育思想;音乐教育;高校音乐选修课
一、儒家教育思想关于教育的作用
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既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儒家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二、关于儒家音乐教育思想
在我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中,音乐教育历史同样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鼻祖孔子及后继者就提出了一系列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思想。孔子在前人所形成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集古代教育思想之大成创立了儒家学派,重视礼乐教化并积极躬行,其谈仁、谈礼、谈信等都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孔子不但学识渊博,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音乐家,他熟悉声乐韵律,能弹古琴、会吹笛、吹箫。《史记》:“《诗》三百篇,父子皆弦歌之”,“乐”在孔子的社会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他大兴私学、“三千弟子”的学校教育中就把“乐”作为“六艺”的主要课程亲自教导。在教学中还善于以“乐”来教育弟子,在日常生活中以“乐”来交流思想,在音乐教育中重视对人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师挚之始,关雕之乱,洋洋乎,盈耳哉!”他把礼乐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认为对人的教育应当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以上可以看出,儒家的音乐教育不存在应试压力而更加表现出对人的素质教育的培养,从孔子开始就很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想象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我们当前音乐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精神。
三、关于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学
随着高校课程建设改革不断深入,选修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音乐选修课由于其独特的专业领域与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像李岚清同志所说的那样:音乐给人以直击心灵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他还说,香港汇丰银行的总经理经常招聘学音乐的人才,总经理的经验是学音乐的人几年之后更富有创意;4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是学音乐出身的;爱尔兰利默里克理工大学建有爱尔兰音乐中心,其目的之一是增加学校的音乐氛围,培育学生的创造性。
著名教授周荫昌先生也说:音乐的作用在于教育人,在于告诉人什么是真善美。音乐是高于生活的,它提升了人的鉴别能力。它让每个独立的个体去分析判断,作出自己的选择。周荫昌教授还指出,只有经过艺术体验才能得到精神升华。艺术不会直接的带给人思想,但它会带人进入一种状态,一种情绪的状态,精神的状态,生命的状态。
综上所述,从儒家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到当代的“直击心灵的力量”,“得到精神升华”,都从不同的方面积极肯定了音乐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极大作用。而高校音乐选修课对于经过了激烈的高考压力的大学生来讲,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提高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在音乐艺术的体验中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使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更有效率、领导更有艺术、人生更加丰厚”。因此,努力促使高校音乐选修课规范化、高要求是很必要的。
四、音乐选修课教学要求
首先,教师要以精妙的教学设计带学生进入新奇的探究天地。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敢问、敢说、敢动、敢干,这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关键。多数大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由于高考的压力没有时间欣赏精妙的音乐,更没有欣赏音乐的能力,而高校音乐选修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就不能机械地套用专业音乐课的教学模式,而要采用更为灵活的方法,如:交际教学法、提问法、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法,小组讨论法等,最有效地打开学生相对封闭的'心灵,真正地使音乐课能够起到“直击心灵的力量”的作用。如在视唱课上为了让学生正确分辨出音符的高低、就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法与游戏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清思绪,在游戏中较快地掌握基础乐理知识,为欣赏音乐打下良好基础。而在音乐欣赏课上就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法、提问法与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互相交流中、在完成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中理解音乐的实质,欣赏音乐的精妙,身心得到愉悦,知识得到巩固。
再则,由于音乐选修课大都属于全校性选修课,学生构成成分非常复杂,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院系,学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个性差异,这些都是直接影响选修课教学环境优劣的因素,在教学管理上,尤其是课堂教学管理上如:如何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等,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目前许多高校的选修课大都采取大班上课,人数偏多,因此教学物质环境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如:教室是否宽敞明亮,光线是否适度,教学设施是否先进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专门设有选修课教室,根据不同的选修课特点来配备教学设施,最大限度地保证选修课教学环境的优化,以适应其教学需要。
第四,由于学分制在高校的试行,选修课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选修的积极性提高,选修课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因此传统的教学媒体对承担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已感到不堪重负。必须借助科技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加快教学媒体的建设步伐,提早实现教学媒体现代化,是提高选修课教学效率的唯一途径。
总之,不论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还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教育家都为教育者提出了纲领性的教育方针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高校音乐选修课与其他专业课一样,都承载着人才教育的重担,应在遵循儒家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如火如荼的高校教育改革所搭建的平台上,发挥音乐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潜质,在高校教育这个大舞台上唱出符合主题的优美的旋律来。
选修课论文 篇六
摘要
:在高专院校的教学中,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是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课程的开设,也具备较为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过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相关的教学老师和学校领导,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全面的改善和解决,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
: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教学思考
在高专院校就读的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懂得了一些社会问题。在这个阶段,对他们展开汉语言的文学选修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成败进行明辨,对兴衰进行了解,懂得如何分辨正与邪,知晓什么是荣和辱,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来对自己进行约束,所以开展汉语言文学选修教学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问题
1.教学课程的性质模糊教学课程的性质,主要是对这门课程进行说明,并将其和其它课程的关系进行说明,课程性质对于课程的作用,教学发展路径,以及实际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堂上,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着“鸡肋”的学习思想,其性质内容,没能得到清晰化的讲授,致使大家对其存在着一般的课程教学认识。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和时代的发展产生了偏差。2.教学课程的定位偏颇在高专院校中进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时,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还存在着定位偏颇的问题。课程的设置过于浮躁,且存在着服务就业的问题。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专院校的开设汉语言文字选修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选修课的种类进行丰富,为老师增加一些教学课时,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选修课的科目上有更多的选择,同时也可以对老师教学职称的评聘工作进行完善,提高其课酬。所以老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都缺乏端正。3.教学课程的论证匮乏选修课的内容是面向全校学生所开展的课程,学生的专业情况不甚相同,同时也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这就为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带来了一些教学问题。在开课之前,老师对于学生未能进行充分的调查,同时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也缺乏可行性的论证和研究。一般都是老师提出开课的申请,校领导审批同意,学生在选择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被动性,对课程的开设,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导致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脱节的问题,且有一些高专院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存在问题,对教学采取了敷衍了事的态度。
二、改善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方法
1.加强对课程的建设力度在对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首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加强课程内容的建设力度。在对汉语言文学课程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应该将人文素养的教育内容融入进来,争取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语言文学知识的学习,对他人及社会,建立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态度,并将这些知识内容,设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然,在教学建设的过程中,高专院校还可以将语文文学选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技术技能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感性精神。2.重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在高专院校进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教学之前,校方可以采用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展开了解,征求学生、老师,以及相关专家的教学意见。通过缜密的教学研究,来对课程培养的目标进行完善,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教学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这样既能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对选修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例如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可以按照文学艺术类、国学类和语言类这三个体系内容来对教学课程的模块进行设定。像文学艺术类的内容,可以设置一些名家名篇赏析、唐诗宋词的赏析,中外文学作品的比较等等。一些高专院校还可以开设国学类的教学课堂,对《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进行讲解。3.建立健全的课程考核机制在选修课堂上,高专院校的教学管理处在一个真空化的状态之下,不属于教学检查的主要目标,所以为了对这种教学乱象进行扫除,汉语言文学类的选修课程,应该将教学重点侧重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容上,并且还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举办相应的主体演讲、辩论赛,情境学习活动,以及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利用调研报告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院系也应该就汉语言文学类的课程效果,展开相应的点评,这个过程的内容要落实到每一名老师的身上,通过监督和评价,整理出相应的反馈建议,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抱有开放性的教学思路,从根本内容入手,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感受,深化教学质量,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徐燕凌.高职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选修课的思考[J].作文教学研究,2016(5):103-104.
[2]李海丹.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4):38-39.
[3]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1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