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优秀3篇)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一
活动主题:共建美丽乡村,助力农村振兴
一、活动背景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加快农村振兴步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我校决定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为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的
1.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2. 帮助大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促进他们对农村振兴的思考和探索。
3. 加强大学生与农村居民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实地考察:参观当地农村,了解农村发展情况、乡村文化和传统产业等。
2. 调研调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农村调研,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
3. 志愿服务:开展农村支教、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4. 交流互动:组织大学生与农村居民进行座谈会、文艺表演等活动,促进双方的交流和互动。
四、活动方案
1. 时间:活动时间为暑期,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安排确定,一般为2周左右。
2. 地点:选择一个农村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进行活动,可以与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合作。
3. 人员:活动参与人员为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招募80-100名学生参加。
4. 组织机构: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安排。
5. 安全保障:确保参与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配备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预计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2. 增进大学生对农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对农村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3. 加强大学生与农村居民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4.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六、活动预算
活动预算主要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志愿服务活动费用等,预计总费用为10万元。
七、活动评估与总结
活动结束后,将组织评估小组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收集参与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二
活动主题:走进农村,共筑美好未来
一、活动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推动农村振兴,加强大学生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和理解,我校决定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调研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为农村振兴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的
1.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培养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2. 帮助大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促进他们对农村振兴的思考和探索。
3. 加强大学生与农村居民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双方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4.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实地参观:参观当地农村,了解农村发展情况、传统产业和乡村文化等。
2. 调研调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农村调研,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
3. 志愿服务:开展农村支教、农村环境整治、农业技术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村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
4. 交流互动:组织大学生与农村居民进行座谈会、文艺表演等活动,促进双方的交流和互动。
四、活动方案
1. 时间:活动时间为暑期,具体时间根据学校安排确定,一般为2周左右。
2. 地点:选择一个农村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进行活动,可以与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合作。
3. 人员:活动参与人员为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招募80-100名学生参加。
4. 组织机构: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和安排。
5. 安全保障:确保参与学生的人身安全,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配备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五、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预计能够达到以下效果:
1.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增强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2. 增进大学生对农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对农村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3. 加强大学生与农村居民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
4. 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六、活动预算
活动预算主要包括交通费、食宿费、志愿服务活动费用等,预计总费用为10万元。
七、活动评估与总结
活动结束后,将组织评估小组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收集参与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篇三
一、活动主题:
助人自助,弘扬社工专业知识;
服务社会,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二、项目背景
当前,中国农民的物质生活,在总体上已是温饱有余。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强劲的需求。然而,由于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等原因,在一些地方,“黄、赌、毒”卷土重来,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抬头。基层领导干部坦言:乡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普遍感到茫然无措。而这种情况,与新农村建设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一)文艺方面
农村地区之所以贫困,不是缺乏资源,而是缺乏开发资源的人才。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化不发展,经济难以发展,社会难以和谐。美国人类学家刘易斯认为,穷人之所以贫困和其所拥有的文化--贫困文化--有关。文化贫困从根本上说是产生贫困的主要根源,而贫困文化则是文化贫困的直接后果。要想根治贫困,必须从贫困的主体--“人”--入手,走文化扶贫之路,向他们输入新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授适用科技,输入各方信息,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素质,驱散笼罩在贫困乡民头上的贫困文化的乌云,让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变当地的潜在财富为现实财富,从根
本上扭转贫困。农村文化发展需要资金、更需要人才,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文艺生活,而农村的自然闭塞和经济落后,农村文艺人才更是缺乏,乡村文艺生活少之有少,这样在团结和组织农民,推动乡村文化发展方面起着非常大的阻碍。
(二)教育方面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
三、活动地点
哈尔滨市呼兰区腰堡镇永丰村,永丰村坐落在松花江畔,村里治安非常好,但是村里的教育系统却完全达不到标准,只有一所小学,共有六个学生,村里其余学生都选择去外地求学,由于靠近松花江大多数家庭都选择以打渔为业,基本上都在江边住,所以留守儿童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辅导。
四、活动的目的
(一)提高农村人民受教育的水平,丰富农村中小学生的暑假文化生活。拓宽农村学生的视野,对其人生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让大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大学生们的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为以后能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和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充分利用大学生的社会宣传作用,呼吁社会,将贫困地区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反映给社会,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支教活动。
(四)通过与家长的座谈,改变家长在教育中的错误理念,加强家庭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的参与度。
五、活动的主要方式
本次活动主要以演出、电影放映、授课、讲座和座谈为主要形式。部分涉及面较广的内容以讲座的形式开展,由支教团队成立的专门课题组开设。英语方面的以固定的课堂形式开展。家长培训以座谈的形式开展。
六、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下乡
1、电影放映
(1)宗旨:开阔永丰村村民的视野,通过电影让村民更加了解世界。
(2)类型:影片和戏剧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影片题材反映农村现实,与农民实际紧密相连。可以邀请当地的一些戏剧团,也可以播放一些农业技术的宣讲片,或者是农民百看不厌的战争片。
(3)时间:下乡期间的每个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