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实用3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应该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我们可以设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这样的目标既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符,又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社会实践、实践性课程等多种形式。在确定活动内容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的活动,同时也要考虑到活动的实施难度和安全性。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科研机构、企业或社会组织,让他们亲身感受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力量。
第三,我们还需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组成以及活动的预算等因素。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定活动的评估方式和标准,以便及时评估活动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比如,可以设置活动报告、展示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团队来负责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这个团队应该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并且需要有一个负责人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宣传机制,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应该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比如,我们可以设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这样的目标既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符,又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社会实践、实践性课程等多种形式。在确定活动内容时,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适合的活动,同时也要考虑到活动的实施难度和安全性。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科研机构、企业或社会组织,让他们亲身感受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力量。
第三,我们还需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制定实施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组成以及活动的预算等因素。同时,我们还需要确定活动的评估方式和标准,以便及时评估活动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比如,可以设置活动报告、展示和口头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能够全面地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因此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工作团队来负责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这个团队应该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并且需要有一个负责人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宣传机制,以便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
通过制定一份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篇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 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 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 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 萍、严 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 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 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 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 叶、邹国芬、邬旭霞、吴 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