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经典3篇】
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 篇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在美国电影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调整,旨在确保电影内容的适宜性和观众的安全感。本文将探讨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电影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影的内容和形式多样,而且缺乏统一的规范。为了避免电影中出现不当内容,确保社会道德和伦理的约束,电影行业逐渐建立了审查机构。1922年,好莱坞成立了第一个官方的审查机构——好莱坞制片人与分销商协会(MPPDA)。该机构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确保其符合道德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电影中出现了更多的暴力和性暗示,引发了社会的担忧。1934年,美国制片人协会(MPAA)成立,接管了电影审查的职责,并制定了《生产守则》(Production Code)作为电影内容的规范。该守则明确规定了禁止在电影中出现的内容,如淫秽、亵渎宗教、恶魔崇拜等。这一守则的实施使得电影内容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观念的变化和电影艺术的创新使得守则的限制显得过于保守和陈旧。电影制片人开始挑战守则的限制,拍摄了一些引发争议的电影,如《禁闭岛》(1962)和《大混战》(1963)。这些电影的出现引发了公众对守则的质疑,并促使电影制片人协会于1968年废除了守则,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分级制度。
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为电影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根据电影分级制度,电影被分为G(适合所有观众)、PG(可能需要家长指导)、PG-13(13岁以上观众)、R(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需要成人陪同)和NC-17(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不得入场)等级别。这一制度旨在提供观众对电影内容的明确指导,同时保护未成年观众的健康成长。
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对电影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确保了电影内容的适宜性和观众的安全感。观众可以通过电影的分级了解到电影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其次,它促进了电影的多样性和创新。电影制片人不再受制于守则的限制,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作。最后,它提升了电影产业的商业价值。电影分级制度为制片人提供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使得电影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调整。从早期的审查制度到后来的守则和分级制度,这一制度不仅确保了电影内容的适宜性和观众的安全感,也促进了电影的多样性和创新,提升了电影产业的商业价值。随着社会的变化和观众需求的变化,这一制度还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电影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 篇三
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
电影是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晶之一,得益于化学和物理的巨大进步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在电影诞生初期的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时间上,社会民主进步运动在全球席卷开来,其中典型的如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作为二次工业革命最大收益者的美国自然也不例外,科技和生产力带来的力量席卷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政府机关,下至黎明百姓,都要在这场运动中获得改变。以下是YJBYS小编搜罗的好莱坞电影审查和电影分级制度的发展,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电影这种娱乐方式被介绍到美国,也未能逃脱这场席卷全球的社会变革。在1897年,缅因州通过了美国电影史上第一条有关电影审查的法规,法规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拳击运动。在当时的美国,职业拳击是社会上最流行的体育运动,但同时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明文禁止,除了内华达州。
在1897年的3月17日,在内华达州卡森市举行的两大职业拳手詹姆斯·科贝特和鲍勃·菲茨西蒙斯的对决堪称那个年代的“梅威瑟对战帕奎欧”式的世纪大战。而这场历史巅峰对决被一位名叫Enoch J. Rector的美国电影人全程记录,并成为电影史上最初的宽银幕电影,影片花费了超过11000英尺的电影胶卷。虽然当时明文规定禁止高额奖金的职业拳击,但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职业拳击题材电影的.放映。当Enoch J. Rector《科贝特-菲茨西蒙斯冠军争夺战》公映时,缅因州立法机构紧急出台了一项规定对该片的放映者处以500美元罚款,随后这项举措在美国多地得到效仿。但由于拳击运动的巨大魅力和社会受欢迎程度,这项规定被很多人直接忽略。
1907年,芝加哥是当时的美国第二大电影市场所在地,芝加哥政府授予了警察机构根据法律和道德标准针对电影放映权的许可,这也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项关于电影内容审查的自治权。
随后的1908年,在当时第一大电影市场的纽约,时任纽约市市场的乔治·B·麦克莱伦在圣诞节前夕颁布了一项法令:基于防火规范和社会道德没收了超过550家剧院的放映权。这一法令极大地挫伤了纽约电影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票房灾难。哪里有不平哪里就有反击,一些不把电影视作“邪恶”的社会进步组织共同联合,在1909年以纽约人民公社为首的十佳机构联合成立了纽约电影审查委员会。
纽约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们将会收取极少的费用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评判,而他们的评判收到了纽约电影放映从业者的极大尊重。由于纽约是当时的第一大电影市场,纽约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扩展到全美,因而后来更名为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
虽然纽约电影审查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解决了一些针对电影的政府审查,但是针对电影的政府审查的趋势在许多州愈演愈烈,许多州都出现了各自严苛的电影审查委员会。在这一背景下,1915年发生了标志性的“互助电影公司诉俄亥俄州工业委员会”一案,电影公司和发行商诉俄亥俄州违背了与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相似的保护言论自由的州宪法,官司最终打到联邦最高法院。然而不幸地是,当时的联邦最高法院做出了错误的判决:以九比零裁决:俄亥俄州的州宪法中保护言论自由的条款,不能涵盖电影业。法庭声称:电影只是单纯为追求利润而制作的商品,它不能被看作是媒体或公共舆论机构的一部分,
受俄亥俄州宪法保护。由于这一错误的历史决定,电影被剥夺了合法的担当社会舆论自由的权利,从而促使美国很多州政府通过了越来越多不公平的电影内容审查法律法规。这也为以后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改革埋下了导火线。
再来审视一下此时的美国电影界,恐怕“丑闻”是难以规避的一个重要历史问题。从罗斯科·阿巴克尔的诽谤性杀人事件,到威廉·德斯蒙德·泰勒的同性恋色彩谋杀案,再到华莱士·里德的吸毒案,美国电影界丑闻满天飞,报纸上关于电影界也满是淫秽龌蹉的报道。美国电影界迫切需要一场洗涤,扫除这股污浊之气的危害。在1921年,关于肃清电影界的丑闻的议会提案达到了一百项之多。于是在1922年,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联合成立了MPPDA(The 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 ),全名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协会的第一人主席由威廉·海斯担任。海斯的年薪在当时高达15万美元,而他的主要任务是担任美国政府和好莱坞之间矛盾的缓冲和协调者。在1927年,海斯组织了由各大电影公司老板组成的审查机构发布了一系列基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审查标准,包括11项禁令和25项注意。但这一些列禁令和注意很快就失去效应,因为电影在这段时间从无声电影跨入有声电影,旧的审查制度在生产力的发展面前显得过时而苍白。
有声电影的出现极大的扩展了电影的表现力从而吸引了更多的电影观众,尤其是对小孩子的吸引。面对电影的跨越式发展,1930年3月31日海斯领导的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不得不推出新的电影审查标准,也就是电影审查史上最著名的《海斯法典》。然而,在法典发行的初期,由于人手不足并且没有得到协会成员的广泛认同,法典就像无牙的老虎,被没有多大实际效力。这种无能的情况一直到法典取得了美国罗马天主教会、新教徒和犹太组织的支持才改变,《海斯法典》终于开始展示它在电影审查方面的巨大威力。1934年,海斯任命天主教徒约瑟夫·布里恩掌管刚成立的法典执行局(PCA),并规定:所有剧本在开拍前必须送呈待批;影片终剪版必须与经过批准的剧本相吻合;凡是有违“法典”的影片,均不能加盖该委员会的批准章;任何未经该委员会批准、擅自上映影片的制片人或发行商将被课以两万五千美元罚款。为确保万无一失,PCA还不时派员坐镇摄制现场,检查、监督对剧本的执行情况,尤其是服装、舞蹈、对话等。好莱坞的自我审查体系开始运作,回避了严肃重大的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渐渐平息了外界的反对。从1934年到五十年代,黄金时期的好莱坞电影,无不深深打上了《海斯法典》的烙印。一直到1966年,法典才被取消。
在之后的1968年,在《海斯法典》取消后的两年,时任MPAA协会主席的杰克·瓦伦蒂创立了沿用至今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最开始的分级制度将电影分为G级,M级,R级和X级并逐渐发展为如下的更完整的制度:
G级—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
PG级—辅导级,该级别电影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
PG-13级—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
R级—限制级,建议17岁以上观看
NC-17级—17岁以下(包括17岁)禁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