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一座充满革命精神的圣地。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井冈山培训学习活动,对于这次经历,我深感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学习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井冈山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不屈精神,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活动期间,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等地,聆听了专家讲解,进行了小组讨论和汇报。通过这些活动,我对井冈山的历史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井冈山革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在这里,毛泽东等革命先辈领导人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井冈山,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他们的英勇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对于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无私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革命事业的坚定决心。
在井冈山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受启发。首先,我深刻认识到了革命精神的重要性。井冈山的革命先辈们面对艰苦的条件和强大的敌人,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敬佩。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不畏困难,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其次,井冈山的学习使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井冈山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的社会,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最后,井冈山的学习使我对于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也是中共党员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奋斗目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通过这次井冈山培训学习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井冈山的重要意义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二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井冈山培训学习活动,这次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深感自己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在这里,毛泽东等革命先辈领导人带领农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次培训学习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井冈山精神,弘扬革命传统”,旨在通过深入了解井冈山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和不屈精神,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活动期间,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等地,聆听了专家讲解,进行了小组讨论和汇报。通过这些活动,我对井冈山的历史和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深刻认识到,井冈山的革命先辈们面对困难和敌人的压力,毫不退缩,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奋斗。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不屈精神令人敬佩,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和激励。
井冈山的学习使我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应该继承井冈山的精神,勇往直前,迎难而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井冈山的学习也使我更加重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和汇报,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们共同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发扬井冈山的“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过这次井冈山培训学习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井冈山的重要意义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我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让井冈山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三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11月初,有幸参加了县委统战部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培训班”,我怀着无比崇敬和缅怀之心走进了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毛主席的这首《西江月井冈山》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只有亲自踏上这块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才能切身感受到当年那密集的战鼓、嘹亮的号角和震天的呐喊声。面对着一处处历经风雨的革命旧址,瞻仰着一件件朴实无华的历史文物,聆听着一声声烈士后人的真情倾诉,心灵无比震撼,收获满满、感受良多。
我们在学校都接受过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的教育,参加工作后,我又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总认为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但在井冈山参观后,特别是听了讲解员们的解说,发现自己掌握的仅是只言片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才真正的理解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1927年10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失败后的工农革命军转战来到井冈山,通过努力,收编了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农民武装,扎根罗霄山脉。1928年,先后和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时期。
坚定的理想信念,并自觉为之不懈奋斗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
争,开辟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创立了样板。期间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感人故事。培训的专题教学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的孙子讲述了他奶奶的传奇故事:作为一个家境殷实的富家小姐,她15岁就毅然投身革命,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两任丈夫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两个儿子被迫送人抚养,唯一在身边的儿子,也为了筹措部队的经费卖给他人。在长期残酷的斗争中,先后六次被党内审查,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但她一直信念坚定、乐观向上、不忘初心。新中国成立后,老人身居高位,二儿子蔡石红却终其一生在井冈山务农,过着清苦的生活。改革开放后,在外打工的孙子去北京看望奶奶,临别时提出的唯一要求是为他们家转城镇户口,老人回绝了。当时,老人的职务是中组部副部长,而她的丈夫曾经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老人晚年对儿女袒露心迹时说“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1998年6月21日,老人走完了她光辉而无私奉献的一生。遗嘱里,要求中央后事从简,身体器官有用的捐献、没用的火化,一生节俭积攒的6万元钱,全部捐献老区的希望工程。老人本可以在八宝山安息,她却选择了曾经战斗过的井冈山红军医院旁的一棵青松。老人的回忆录名字叫《一个革命的幸存者》,她的一生都在和那些战斗岁月中牺牲的战友们在比较。每每回忆起培训授课时讲述的情景,都忍不住黯然泪下。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故事会这么震撼人心,我不知道那些老虎苍蝇们听了会作何感受,或许有所谓的公知大V们会说共产党人不讲亲情,但是老人弥留之际念叨的却是这些儿孙,而同为共产党高级干部的老人的妹妹,就是在寻找这些失散亲人途中意外牺牲。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作为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生平一波三折、几度沉浮,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和尊严,但他没有失去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没有改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最后成就了带领广大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丰功伟业。
正是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够无往而不胜。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革命军队的制度保证。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转战湘赣各地,当时的工农革命军组成身份复杂,战士思想混乱,充满悲观情绪。曾经发生过部队成建制的整排整连脱离革命队伍,加之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到三湾的时候,原本5000人的部队,留下不足1000人,连部队的总指挥卢德铭也在战斗中牺牲了。在这种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毛泽东对革命军进行了改编。工农革命军经过“三湾改编”,实行官兵一致、把党支部建立在连上。这样的制度保证了革命军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充满战斗力,而不像国民党军阀部队那样,同床异梦、各自为阵、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全局。至此初步形成了革命队伍的组织形式,从制度上保证了革命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
密切联系群众
井冈山的斗争史,是一段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根据地创建之前,革命军无立锥之地、无后勤补给,辗转在各地军阀的夹缝中艰难生存,随时可能遭遇灭顶之灾。正是在井冈山实行了正确的群众政策,形成了军民亲如一家的鱼水关系,没药材上山采中药、没军粮群众共筹集、没武器利用铁匠炉。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在白色恐怖包围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期间逐步形成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是共产党人严格执行密切联系群众政策的写照,这些规定在以后的斗争中逐步完善,成为了革命军队的基本纪律。而著名的“游击战法”是毛泽东在汲取井冈山人民智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产物。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井冈山的斗争史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精神,这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中国革命刚开始时是照搬苏联老大哥的革命模式进行的,因为两国的国情千差万别,注定了中国革命的悲剧色彩。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革命火种历尽艰辛汇聚井冈山,面对指战员们的悲观情绪,甚至有高级将领也提出了“红旗能够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高瞻远瞩,在八角楼昏暗的油灯下,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及其矛盾,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两篇著名文章,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论断,为黑暗中的红色革命指明了方向。这一理论以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在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至今传为佳话。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根据地物资奇缺,做军装没有棉花布匹,医院没有药品器械,军民的日常生活里没有食盐……。
在现场教学中,我们体验了“朱德的扁担”,作为红军的总司令,朱老总身先士卒、平易近人,经常加入到运送军粮的队伍,和战士们一起往返几十里山路,用自己的双肩挑运军粮。这在以往任何时期的军队里都是不可思议的。
有“红军里的关云长”之称的张子清,身为高级指挥员,战斗中脚部受伤,因为没有消炎药品,甚至舍不得使用专门为他配发的用于消炎的每天一小撮食盐,导致伤口严重溃烂,不得不进行截肢,而所有的手术,都是在没有麻药情况下,使用菜刀和竹镊子做的。最后,就因为脚部受伤,红军失去了这样一位优秀的指战员。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暖暖和和人梦乡”,这是一首当时红军战士们广为传唱的歌曲,歌的节奏轻快明亮、富有感染力,歌词真实地反映了根据地军民艰苦的战斗生活环境;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红军战士手里仅有一门迫击炮,总共配三发炮弹,其中的两发是哑炮,巧的是唯一射出去的一发炮弹,正好在敌人的指挥所里开了花。毛泽东听说后很高兴,写下了名篇《西江月井冈山》;收编农民武装时,王佐请毛委员吃饭,刚刚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艰苦转战,终于可以坐下来吃一顿安心饭了,毛泽东幽默地说:我终于有一个可以坐在椅子上歇着的屁股喽。我们可以想一想:饥寒交迫的革命战士齐唱节奏明快的歌曲,面对唯一打响的一发炮弹,竟能写出“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消遁”的名句,好不容易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却还不忘幽默,这才是真正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井冈山之行是一次“学习之旅”,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是一次“蜕变之旅”,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井冈山精神被后人总结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指引着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也必然指引着我们国家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