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总结报告【优质3篇】
教研工作总结报告 篇一
近期的教研工作总结
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与教研组的成员共同努力,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次教研工作总结报告中,我将总结我们的教研工作,并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首先,我们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观摩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好机会。我们组织了教师们相互观摩教学,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通过观摩,我们发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方法,对于教师们的教学有了新的启发和改进。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我们下一步的教研工作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其次,我们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教学研讨是教师们相互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的重要方式。我们定期组织教师们进行教学研讨,让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通过研讨,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在研讨中,我们还邀请了一些教学专家和学科领域的知名教师进行讲座和指导,为我们的教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们深入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的重要方式。我们选取了一些热点问题,组织教师们进行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对于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我们还将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检验和评价。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评价等。通过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教师的优点和亮点,为我们的教研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在下一步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加强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教师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我们还将加强课题研究的引导和指导,提高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我们将持续进行教学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研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研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研工作总结报告 篇二
教研工作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与教研组的成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在本次教研工作总结报告中,我将总结我们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在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上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教师们的工作繁忙和时间紧张,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无法按计划进行。有时候,由于教师们的缺席或者其他原因,我们的教研活动无法进行下去。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在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单一性。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只限于教师们的观摩和研讨,缺乏其他形式的教研活动。因此,我们需要开展更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包括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评估等,以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提高教研工作的效果。
另外,我们在教研活动的结果和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不明显性。虽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但我们的教研成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和推广。有时候,我们的教研成果只局限于教师个人的提高,没有对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整合和利用教研成果,将其与学校教学发展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最后,我们在教研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教学任务的繁重,他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时候,我们的教研活动只有少数教师参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和动员,提高他们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我们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教研资源和支持,为教师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下一步的教研工作中,我们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我们将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确保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将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研工作的多样性和实效性。最重要的是,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和利用教研成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和动员,提高他们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教研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进展。
教研工作总结报告 篇三
一、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搞课程改革,态度积极,步伐稳妥,作风扎实,工作深入。我们把各方面的工作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并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配合镇县有关部门,重点进行新课程任课教师的上岗培训,今秋,对全学区的起始年级坚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培训学习和实践探索中,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配合区教育科组织有关教学调研,认真做好对新课程学习、宣传以及实施情况的总结。
二、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本学期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开学初要求语数老师列出本班被辅导对象,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加大培优辅差力度,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共同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使后进生取得了进步。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
备课,必须在依纲扣本的基础上写出规范的教案,坚决杜绝上无准备之课。新任教师备课要写详案,每位教师超前一周备课。
上课,要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把握好教学进度,大力推行教学现代化手段,积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教材实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传授双基的同时,重视学习情感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学期每位教师听课15节以上,每位领导的听课20节以上。
作业布置有明确性和针对性,不机械地重复地盲目地抄写,注意作业的深广度和份量,及时检查、批改、讲评。
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考风促学风,教师认真做好阅卷、分析、讲评工作,努力为差生学业辅导,同时加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协调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做到了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主持人"五落实"。对于组内开设的常规课、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公开课,人人参与听课、评课,并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
4、精心准备,切实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我处加大了教学调研的力度,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质
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舞蹈、绘画、书法、鼓号队等兴趣班,既抓了普及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又抓了提高层,并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三、 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抓好队伍建设是我处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1、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本学期有计划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各年级语数教师进行了新教材培训。同时发挥了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抓好中青年教师自身的再提高工作。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挑大梁、压担子。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条件与机会。
3、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首先,选配骨干教师加入校教科室,加强教科研的领导力量,其次,在教科研工作的运作过程中,坚持两个抓。
(1) 抓重点研究。注意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集中力量抓了省、市级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2) 抓群众性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自选课题,并根据学校的主课题,确立深入到课堂领域的子课题组成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 努力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
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一所学校崭新的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
1、课程标准是教学大法。是在具体的教学领域和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法律",因而严格地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教师在具体执行时,无随意变动课程、增减课时,坚决做到了按表上课。
2、抓住了新学期刚开始的有利契机,加强了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与落实,坚持不懈地抓好了学习常规的训练与课间活动的管理。努力创建了一个洁净、文明的校园。
3、因地制宜地组织了体育课堂教学,严格推行“雏鹰起飞”广播操,开展各项体育达标训练与各类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体育教学内容。此外,也有序有效地组织了各类活动课。
在下一个学期,我会改掉不我的不足,迎接下一个挑战,争取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