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优选3篇)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 篇一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是一本描写了两位革命烈士的传记类作品。通过对刘永福和冯子材生平的描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奋斗经历和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牺牲。阅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刘永福和冯子材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他们在革命年代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加入了共产党,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对他们充满敬佩和钦佩之情。
在书中,我看到了刘永福和冯子材的牺牲精神。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利益,选择了为国家和人民而战。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守初心,不畏艰险,为了理想而奋斗。他们的牺牲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同时,我也看到了刘永福和冯子材的坚持信念。他们始终相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遭受了各种诱惑和困扰,但他们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了这个信念他们甘愿付出一切。他们的坚持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深思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通过阅读《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我不仅了解了这两位革命烈士的生平和事迹,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的感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也激励着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持理想、追求真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 篇二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是一本生动而感人的传记类作品。这本书以刘永福和冯子材的生平为线索,通过对他们的经历和故事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阅读完这本书,我对刘永福和冯子材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刘永福和冯子材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领导者,他们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在青年时期就加入了共产党,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他们为了实现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代表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追求和奋斗,也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崇高理想和无私精神。
在书中,我看到了刘永福和冯子材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信不移,让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始终坚守初心。他们在革命的过程中遭受了各种困难和艰险,但他们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此他们甘愿付出一切。他们的坚持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思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同时,我也看到了刘永福和冯子材的牺牲精神。他们放弃了个人的家庭和利益,选择了为国家和人民而奋斗。他们在革命的道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他们始终坚守初心,不畏艰险,为了理想而奋斗。他们的牺牲精神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对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通过阅读《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我对刘永福和冯子材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是中国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者的典范。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应该从刘永福和冯子材身上汲取力量,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真理,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 篇三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篇一】 2015年1月21日,由钦州市关工委组织主编,钦州市子材小学、永福小学教师撰写的《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一书近日出版,并免费赠阅。《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的小故事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叶西林 周继学)
2015年1月21日,由钦州市关工委组织主编,钦州市子材小学、永福小学教师撰写的《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一书近日出版,并免费赠阅。《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的小故事通俗易懂,符合中小学生阅读兴趣。
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篇二】 冯子材(1818年7月29日1903年9月18日),字南干,号萃亭,汉族,生于广东钦州沙尾村(今属广西钦州沙尾村),晚清抗法名将,民族英雄。自幼父母双亡,流落江湖,历任广西、贵州提督。咸丰年间从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军,中法战争时,已年近70,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谅山,重创法军司令尼格里,授云南提督。甲午战争间奉调驻守镇江,官终贵州提督。治军四十余年,寒素如故。
刘永福(1837-1917年),字渊亭,本名义,广西上思人。雇工出身,原为广西天地会领袖,1865年起义失败,受清政府镇压,率300人出镇南关(今友谊关),在中越边境保胜一带,开辟山林,聚众耕牧,号黑旗
军。刘永福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死力之。刘永福率黑旗军驻越南二十余年,与越南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法战争时,帮助越南政府抗击法国侵略军,一战而法法驸马安邺授首,再战而李威吕分尸,三战而法全军焚灭。因成功抗击法国的侵略而名闻中外。刘永福冯子材读后感【篇三】 刘永福冯子材都是民族英雄。
在清末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率兵抗击外国侵略者,显示中国军人的不屈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疾风知劲草,1900年庚子之变时,慈禧太后特地点名要让刘永福领兵北上。83岁的冯子材也上书,请率数营入京勤王。然而冥冥中似有巧合,刘永福和冯子材都没有机会去趟这浑水。
三年后,86岁的冯子材在赴广西协办军务途中,病死于南宁行辕。
1915年,78岁的刘永福闻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卖国条约,一时愤慨填胸,白发怒举,面赤亮如重枣,目棱棱欲射人,即召集家人声讨,抗电北廷,请缨与战,愿以老朽之躯,与夙敌决一死战,死而无憾。1917年1月9日,刘永福病死,并留下了气壮山河的临终遗言:
予起迹田间,出治军旅,一生惟以忠君爱国为本。无论事越事清,皆本此赤心,以图报称。故临阵不畏死,居官不要钱,虽幸战绩颇著,上邀国恩,中越均授以提督之职,居武臣极地,亦可谓荣矣。然予心惕惕,终不以官爵为荣,只知捍卫社稷,不使外洋欺我中国为责任。此身虽老,热血常存。现今国事日危,外强虎视,若中政府不早定大计,任选贤将,练兵筹饷,振起纲维,各省督军不知和衷共济,竭力为国,以救危亡,因循坐误,内乱交作,蛮夷野性,必乘机入寇,割据瓜分,亡国奴隶,知所不免。吾今已矣,行将就木,恨不能起而再统师干,削平丑类,以强祖国。儿曹均已成立,各宜发奋为雄,抱定强种主义,投军报效,以竟予未了之志。倘为国用,自宜竭力驰躯,不惜以铁血铸山河,强大种族,以期臻于五大洲最强美之国。若不能见用于时,亦宜将于之遗嘱,遍告当轴名公,求其人告大总统,务以尊贤任能为急务。远小人,贱货色,严边防,慎取舍,旁求山林逸才,延揽智谋健将;惜民力以裕财源,养民气以威夷狄;集群策群力,以鞭笞天下,则天下之尚力者,自然入我范围而不敢抗。如是,则国基巩固,国势富强,吾虽死,九泉之下,亦将额首而颂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