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收论文提纲(推荐4篇)
财政税收论文提纲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和目的
B. 文章结构概述
二、财政税收的定义和作用
A. 财政税收的定义和范围
B. 财政税收的作用和意义
1. 收入来源和财政可支配性
2. 资源分配和经济调节
3. 社会公平和福利改善
三、财政税收的分类和特点
A. 财政税收的分类
1. 直接税和间接税
2. 个人所得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具体税种
B. 财政税收的特点
1. 强制性和普遍性
2. 税收负担和税基分析
3. 税收政策和税制改革
四、财政税收的影响因素
A. 经济因素
1. 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
2. 资本流动和税收竞争
B. 社会因素
1. 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
2. 政治因素和社会舆论
五、财政税收的问题和挑战
A. 不合理的税收负担和税收逃避
B. 税收制度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
C. 全球化和跨国税收问题
D.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税收问题
六、财政税收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A. 优化税收结构和降低税收负担
B. 改革税收制度和提高税收透明度
C.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和打击税收逃避
七、结论
A. 总结主要观点和研究发现
B.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财政税收论文提纲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引言
A. 研究背景和目的
B. 文章结构概述
二、财政税收的历史演变
A. 财政税收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B. 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税收制度比较
三、财政税收的理论基础
A. 亚当·斯密的财政税收理论
B. 凯恩斯主义对财政税收的观点
C. 新古典主义对财政税收的观点
四、财政税收的国际比较
A. 不同国家税收收入和结构比较
B.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税收差异
C. 区域间的税收差异和竞争
五、财政税收的政策效果评估
A.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B. 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C. 税收政策对社会公平和福利改善的影响
六、财政税收的未来发展趋势
A. 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税收
B. 环境税收和可持续发展
C.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对税收的影响
七、结论
A. 总结主要观点和研究发现
B.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
财政税收论文提纲 篇三
摘要 4-7
Abstract 7-10
目录 11-15
1 绪论 15-37
1.1 论文选题背景、解决的问题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15-20
1.1.1 选题背景 15-16
1.1.2 选题研究的问题 16-19
1.1.3 财政社会学视角研究新农村治理转型的意义 19-20
1.2 研究文献综述 20-31
1.2.1 财政社会学研究的现状 20-23
1.2.2 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研究 23-26
1.2.3 中国农村财政的专题性研究及观点综述 26-27
1.2.4 基层治理转型的专题性研究及观点综述 27-31
1.3 主要理论、研究方法及研究线路 31-35
1.3.1 主要理论 32-33
1.3.2 主要研究方法 33-34
1.3.3 研究线路 34-35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35-37
1.4.1 主要创新 35
1.4.2 主要不足 35-37
2 财政社会学视角下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研究范围界定 37-81
2.1 财政社会学的源起及内涵 37-49
2.1.1 财政社会学的源起 37-44
2.1.2 财政社会学的内涵 44-49
2.1.3 财政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49
2.2 农村治理转型的变迁及内生动力探析 49-74
2.2.1 治理转型的定义 50-52
2.2.2 农村治理变迁的历程 52-68
2.2.3 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目标定位 68-71
2.2.4 农村治理转型的内生动力探析 71-74
2.3 财政社会学视角下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研究范式界定 74-81
2.3.1 财政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74-76
2.3.2 财政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76
2.3.3 基于财政社会学视角的新农村治理转型的路径界定 76-81
3 税收民主化: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经济基础 81-99
3.1 税收民主化的内涵及现状 81-84
3.1.1 税收民主化的内涵 81-83
3.1.2 税收民主化的现状 83-84
3.2 税收民主化是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经济基础 84-99
3.2.1 自产国家向税收国家转型 85-89
3.2.2 税收国家向预算国家转型 89-90
3.2.3 为什么税收民主化是新农村治理转型绕不过的弯? 90-96
3.2.4 税收民主化的路径选择 96-99
4 财政透明:新农村治理转型的制度保障 99-117
4.1 财政透明是实现新农村善治的制度保障 99-105
4.1.1 财政透明的内涵 99-100
4.1.2 财政透明的进度梳理 100-102
4.1.3 财政透明是新农村治理转型的制度保障 102-105
4.2 实现财政透明的路径选择 105-117
4.2.1 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 106-110
4.2.2 细化公共财政预算编制 110-114
4.2.3 深化公共财政预算监督 114-117
5 公民精神: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社会基础 117-127
5.1 公民精神的内涵及对新农村治理的价值 117-121
5.1.1 公民精神的内涵 117-120
5.1.2 公民精神是新农村治理转型的社会基础 120-121
5.2 现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 121-127
5.2.1 我国公民精神的现状 121-123
5.2.2 现代公民精神的构建 123-127
6 新农村治理转型案例的财政社会学视角分析 127-141
6.1 X县S镇的行政整体构架 127-137
6.1.1 S镇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127-128
6.1.2 S镇行政纵向排列及横向组合构架 128-135
6.1.3 “五归法”改革:税费改革后的机构改革 135-137
6.2 “五归法”行政改革解读 137-141
6.2.1 改革动因:乡镇财政紧缺 137-138
6.2.2 改革结果:权力上收 138-139
6.2.3 改革后续:在完善中还原 139-140
6.2.4 改革反思:制度的路径依赖 140-141
7 基于财政社会学视角的新农村治理转型的制度供给 141-161
7.1 税收民主化路径的制度供给 141-146
7.1.1 统一城乡税制培育农村新型税源 141-143
7.1.2 开放基层法庭培育农民法治意识 143-145
7.1.3 落实人大职能培育农民民主意识 145-146
7.2 财政透明路径的制度供给 146-155
7.2.1 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146-151
7.2.2 重构预算权力格局全面细化预算编制 151-154
7.2.3 落实责任追究机制让财政透明制度运转起来 154-155
7.3 公民精神路径的制度供给 155-161
7.3.1 解构乡镇科层体制 155-157
7.3.2 分解行政村级权力 157-159
7.3.3 村民小组管理社区化 159-161
参考文献 161-171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171-173
后记 173
财政税收论文提纲 篇四
中文摘要 4-9
Abstract 9-13
1. 导论 18-38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8-20
1.1.1 研究背景 18-19
1.1.2 研究意义 19-20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20-31
1.2.1 文献回顾 20-30
1.2.2 简要述评 30-31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31-34
1.3.1 研究方法 31-32
1.3.2 结构安排 32-34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34-38
1.4.1 可能的创新 34-37
1.4.2 主要不足 37-38
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分析 38-93
2.1 就业的一般分析 38-60
2.1.1 就业与失业的基础理论分析 38-45
2.1.2 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历史演绎及述评 45-54
2.1.3 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54-60
2.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整体解析 60-64
2.2.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流程分析 60-63
2.2.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理论模型分析 63-64
2.3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作用机理:分步解析 64
-93
2.3.1 财政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65-80
2.3.2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均衡 80-84
2.3.3 财政政策、经济发展与就业决定 84-93
3. 我国就业制度与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93-134
3.1 我国就业制度与就业状况分析 93-121
3.1.1 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演进 93-98
3.1.2 我国就业现状的总体判断与成因分析 98-119
3.1.3 我国就业形势的未来趋势 119-121
3.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实践分析 121-133
3.2.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121-125
3.2.2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分析 125-133
3.3 本章小结 133-134
4.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及均衡的实证分析 134-199
4.1 文献综述 134-143
4.1.1 文献回顾 134-142
4.1.2 简要评述 142-143
4.2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 143-163
4.2.1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总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143-155
4.2.2 财政政策劳动供给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155-163
4.3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效应的实证分析 163-181
4.3.1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总量效应的实证检验 163-175
4.3.2 财政政策劳动需求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175-181
4.4 财政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均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181-195
4.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181-183
4.4.2 实证检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研究 183-195
4.5 本章结论 195-199
5.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宏观经济均衡、增长及波动的实证分析 199-262
5.1 文献综述 199-210
5.1.1 文献回顾 199-209
5.1.2 简要述评 209-210
5.2 一般经济均衡下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210-225
5.2.1 数理模型的构建 210-215
5.2.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215-225
5.3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25-243
5.3.1 财政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联立实证检验 226-235
5.3.2 财政支出政策、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经验分析 235-243
5.4 财政政策、经济波动与就业波动的实证分析 243-258
5.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244-245
5.4.2 实证检验: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动态联动效应研究 245-258
5.5 本章结论 258-262
6.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基于产业、城乡及区域视角的实证分析 262-304
6.1 文献综述 262-271
6.1.1 文献回顾 262-270
6.1.2 简要述评 270-271
6.2 财政政策产业就业结构实证分析 271-281
6.2.1 数理模型的构建 272-273
6.2.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273-281
6.3 财政政策城乡就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281-290
6.3.1 数理模型构建 282-283
6.3.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283-290
6.4 财政政策区域就业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290-300
6.4.1 数理模型的构建 290-292
6.4.2 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宏观面板数据的研究 292-300
6.5 本章结论 300-304
7.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与优化路径 304-330
7.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综合评价 304-314
7.1.1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取得的成效 304-307
7.1.2 财政政策促进就业存在的缺陷 307-314
7.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优化路径 314-330
7.2.1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原则 314-315
7.2.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优化措施 315-330
参考文献 330-345
后记 345-347
致谢 347-349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349